燈畔聊鈔   頁:  1..  2..  3..  4..  5..  



(24)
陳寅恪的三次生離與死別

自1919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相識成為至交,戰亂與流離中,兩人共同執教總有傾心蝵耵瑣鷛|。 和平時期,兩人卻因天各一方,年邁體衰種種原因始終未能見面。 吳宓是學術界大師,學問品德為人所推崇。當他結識陳寅恪後,當時即驚其博學,服其卓識。馳書國內諸友謂,'合中西新舊各種學問而統論之,吾必以寅恪為全中國最博學之人'。 陳寅恪的學問的確博大精深,在歷史,宗教,語言,考據,古典文學各領域都有很大成就。被冠以教授中之教授,更為海著名外學者佩服,未能解決的學術疑團經陳寅恪指點迎刃而解 。 吳宓稱寅恪雖為吾友而實為吾師。

1961年8日30日夜12時,71歲的陳寅恪在中山大學東南區一號樓等候荍d宓,此次相見真是太不容易。 相隔日子愈長,彼此的思念愈L烈。 67歲的吳宓遠道跋涉,到達廣州。他所見到的陳寅恪雙目全不能見物,在室內摸索以杖緩步。面容如昔,髮白甚少,目肓..........此情此景令吳宓甚為心痛 ,他既為老朋友身體病痛難過,更理解老朋友的內心隱憂。 吳宓的到來,使陳寅恪異常高興,精神極好。他可以與老友話舊,也可向老友傾訴自己的感情與思想。 他們自然會提起共同的朋友王國維。王國維早已投昆明湖自殺身亡。這位國學大師之死,給世人留下無數疑團。 而陳寅恪所理解最為高明:'其所殉之道與所成之仁,均為抽象理想之通性,而非具體之一人一事。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

從1949年起,陳寅恪一直在廣州嶺南大學和中山大學任教中文,和歷史兩系,仍然從事史學研究和著述。 1954年,中央特派專人,請陳寅恪到北京擔任科學院第二研究所所長,他不願做行政領導工作,轉而推荐陳垣。 中央政府還派章士釗,陳毅,周揚等來見,勸他赴京。陳始終不從。 也許他看來,廣州不失為一個可以自由研究學問的所在。 中南局書記陶鑄非常敬重他,不但親自關心他的助手配置和眼病治療,還特地關照有關人員在他院子媔}修一條通道,預防他散步時摔倒..........。

數日光陰一逝,9月4日,吳宓告別,登車北上。 臨行前,陳雖強作笑臉,但內心沉重。 他贈吳宓四絕句,其中有"暮年一晤非容易,應作生離死別看"。 事實也確如此,二人有生之年未能再度謀面。

1962年,陳寅恪右腿骨跌折,老病纏身,但沒有放棄著述,在助生黃萱協助下,在1964年夏,完成了花十年心血的錢柳因緣詩釋証稿(後易名柳如是別傳)初稿。 接荂A他又開始著帶有自傳性質的(寒柳堂記夢未定稿)。 惜未完成,文化大革命即開始。 他因為是知識份子,被冠以反動學術權威。 飽受紅衛兵折磨批鬥。 揚言不准反動文人養尊處優。 他們將黃萱和公家所派的三位護士趕走, 只留下陳自己出資所請的護士一人。 兒女又在外地工作不能回來。 夫人唐篔不得不以老弱之身照顧陳寅恪,兩人相依為命。 紅衛兵沒有放過在榻動彈不得的陳寅恪,在他床前宣讀罪名,貼大字報。由於陶鑄曾奉周恩來命,禮遇過陳寅恪,如今有人要整倒陶鑄 ,其一罪狀是包庇反動資產階級文人。要他交待與陶鑄的關係,企圖將他抬到大禮堂批鬥。 歷史系前主任劉節出面周旋,代替陳寅恪去挨批。 劉回答人說: 我能代替老師挨批鬥,感到很光榮。 

1967年,夫人唐篔已先後代寫交代七次之多。 在長期的壓抑下,陳夫人也病倒了。是年秋,長女流求回家看望父母,住了半月便不得不返回幹校。 臨行前,陳寅恪不勝淒涼,稱:"這次算是生離死別了 孰料竟一語成讖。

過了一段時間,黃萱前來看望陳寅恪夫婦。 陳不忘仍是自己的學問承傳。對這位多年的助手寄予厚望說: 我的研究方法,你最熟識。我死之後,你可為我寫篇談談我是如何做科學研究的文章。黃萱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心中想 ,對一位老師答應下來的事,將來若做不到,是欺騙行為。那時的環境又不能如以往般老師口授筆錄。想到這些,黃萱只好很難過地說: 陳先生,真對不起,你的東西我實在沒學到手。 陳寅恪聽後更為難過,只想到自己學術上最後的宿願也因此灰飛煙滅了。 他強抑情緒,用低沉聲音說: 沒有學到,那就好了,免得中我的毒。 黃萱默然離去。此後,她每每想到當時情景,總是後悔萬分。 "16年的親承教誨,我居然如此傷他老人家的心"。

這樣,在一種慘淡的心境中,陳寅恪在晚年最後歲月進行了三次生離死別,告別了老友,告別了長女,告別了助手。 另外兩個女兒也不在廣東,身邊只剩下夫人。而所受的迫害卻與日俱增。

這位一代宗師,終于1969年病逝。

(文化名人的最後時光   張建安)

(23) 王力文革五哀詩

一九八六年的春天,從北京未名湖畔帶走了兩位學術界大師,美學大師朱光潛之後,語言學大師也以世紀同齡人的身份,先二十世紀而去世。如果加上丁玲和聶紺弩這兩位作家,這個春天作古的著名文化人就有四位之多 。 我們這位語言學家,教育家,詩人和翻譯家王了一先生,正和千千萬萬知識份了一樣,在受茪摮畢吨d萬劫般的苦難。

他從清華,燕京到北大的五十多年教學生涯,使他真是桃李滿天下。 據說他曾經向他的大兒子王緝和表示過,論詩,可能父不如子,因為自覺他的詩詩味不足,這是老先生的高度謙虛。他這謙虛還形諸筆墨,甚至有詩為証。 在他所譯的波特萊爾(惡之花)中,有譯者序詩三首,第一首就說:

為信詩情具別腸,生平自戒弄詞章。蜉蝣投火心徒熱,鶗鵊嗚春語不香。豈有鴻文傳鵩鳥,羞將禿筆詠河梁。深知遍體無仙骨,敢與騷人競短長 。 
(全三首見本欄項目(12)) 

為什洎n戒詩呢,說來有趣。一九三二年從法國回來在清華教書 。一次偶然在朱,俞面前大讚郁達夫的詩才,俞平伯說: 他的詩很淺,朱自清加上一句:淺,就是不好。王力很受震動,心想郁達夫的詩才還不算數,我們豈不是碌碌餘子嗎。我看見一位詩論家說過:詩有別腸。意思是會寫散文的人不一定會寫詩 。我從此自戒不要再寫歪詩了,以免貽笑大方。朱,俞兩位的議論自有道理,在他們看來,郁達夫的詩是不免淺了,但狻臻中F另外一面,郁達夫是的確有詩才的,作品是的確有詩味的 。淺的詩可能有深的味,而貌似深的詩篇,有時反而味淺。

王力留下約一百首詩詞,文革之前作品只不過十多首,絕大部份都是文革後所作,而一九八二年的篇章又佔了幾近三分之一。這一年,正是作者把詩篇結集出版之年,不免使人錯覺這些詩彷彿是為出集子而趕寫出來的 。但他自己卻說是應景。一九五七年,我的漢語詩律學出版了。後來又出版了詩詞格律和詩詞格律十講。於是人們都誤會我是詩人。他們不知道,會講格律的人自己不一定是詩人,正如會講運動規則的人自己不一定是運動健將一樣 。這正如我說過的,寫出了詩品的司空圖和寫出了滄浪詩話的嚴羽,都沒有寫出使人歷久難忘的歎賞不已的好詩。

王力說,特別是最近三年來,我的詩越來越多了。雖然也有幾首抒情,但是詩味不多。這堜珨〞熙怐韙T年,是從一九八零年開始,顛艉圻~的第一首詩是(庚申元旦遣興),有:漫道古稀加十歲 ,還將餘勇寫千篇之句,這一年,他八十歲。第二首詩是(贈內人) :

甜甜苦苦兩人嘗,四十五年情意長。七省奔波逃名玁狁,一燈如豆伴淒涼。紅羊濺汝鮫綃淚,白藥醫吾鐵杖傷。今日桑榆晚景好 ,共祈百歲老鴛鴦。 (此詩記述昔日逃避日軍戰火的艱苦生活,七省奔波,及後來在文革浩劫所受批鬥折磨)

一九八零年,既是王力八十壽辰,又是他從事學術活動五十周年,北京為他開了一個慶祝會。他寫了一首浣溪沙:

自愧庸才無寸功,不圖垂老受尊崇。感恩泥首謝群公。  浩劫十年存浩氣,長征萬里趁長風。何妨髮白此心紅。

對於十年浩劫,他還有五哀詩五首,分別哀老舍,翦伯贊,吳礡A周予同,劉盼遂。

自古文人厄運多,堪噓魑魅喜人過。龍鬚溝水成陳跡,今日明湖當汩羅。
(十年內亂老舍備受迫害,毒打,1966年,投團結湖(明湖)而死,也有說死在積水潭,還有傳說是他殺。二十年後舉行的全國第三次老舍學術討論會上 ,吳祖光呼籲查消這一疑案)

馬班事業一家言,讓步何甚大罪論。大獄株連莫須有,夫妻服毒死含k。
(歷史學家翦伯贊因劉少奇這一大獄而受株連,夫婦於1968年雙雙服安眠藥自殺。翦伯贊有讓步論,他認為一個封建王朝建立時 ,都對人民實行讓步政策,促使生產恢復和發展,在文革中成為巨大罪名)。

海瑞何如吳子忠,拘囚還比罷官凶。賈生流涕渾無補,贏得災秧及汝躬。
(吳子是吳礡A他的海瑞罷官是文革開刀的第一個目標,他因此不得不死在獄中)

經學淵源自不群,妄將尊孔厚誣君。傳車押解山東去,帶鎖披枷掘孔墳。
(周予同是經學家,在史無前例的十年文革,被指為尊孔而受狠批是應有之義。他不僅被批,還像囚犯般被押到山東曲阜,讓他親手去挖孔子的墳墓)

博學宏詞屬老成,至享(至享合為一字)儒應與世無爭。孱軀底事遭鞭撻,水甕埋頭竟喪生。
(劉盼遂是北京師大的教授,文革被毆打致死,屍體被倒栽在水缸堙A說是自殺的)

王力是廣西博白人,有個著名的鄉親,是晉代的美人綠珠。石崇在被殺前,先迫綠珠跳樓自殺。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這是唐人的詩句。  王力也有一首(詠綠珠) :

玉樓人杳笛聲沉,空賸黃鸝囀好音。王母雙成原彩鳳,侯門一入是籠禽。逞豪自有量珠興,促死曾無惜玉心。惆悵草荒梁女墓 ,詩人取次動哀吟。

自注說:(博白縣志有詩云: 朝出綠蘿村,晚遊綠珠渡。日落白州城,草荒梁女墓。)

龍蟲並雕齋詩集集中多是七律,古風只得兩首。這是(送吳德安赴美留學)的七絕:

吟詩要學李清照,敘事當師喬治桑。待汝中西融會後,發揮靈感更芬芳。

詩集以外,有一首今年二月間(書贈中國邏輯與語言函授大學)的七律,可能是他最後的一篇詩作,讀來使人增加敬意:

高山岌岌水泱泱,大好河山是我鄉。禹跡茫茫多寶藏,原田每每是菰粱。獻身甘願為梁柱,許國當能促富強。永矢弗諼心似鐵 ,匹夫有責繫興亡。

王力有子女多人,只有大兒子秦似致力於文學和語言學。

(5.1986  燕山詩話    羅孚   (節錄)   )

(22) 人各有志,給分六十

天津南開中學名動天下,在抗戰前後創辦於沙坪顒滬姨y南開中學,也有無數值得莘莘學子追憶的往事。 遙望當年的南開,考試並不是衡量一個學生的絕對標準。課業授受也不是衡量一個老師的絕對標準。人的本身才是目的,尺度,根本。 物理老師魏榮爵教授,教學水平之高和嚴謹都是有口皆碑,決不是不負責任胡亂評分的人。 1941年畢業的學生謝邦敏有文學才華,但數理化成續不佳。他在畢業考試物理交了白卷,即興在卷上填了一首詞: 

曉號悠揚枕上聞,余魂迷入考場門。平時放蕩幾折齒,幾度迷茫欲斷魂。   題未算,意已昏,下周再把電,磁遄C今朝縱是交白卷,耆原非理組人。  

魏榮爵評卷時也在卷上賦詩一首: "卷雖白卷,詞狾n詞。人各有志,給分六十"。 使這位學子順利畢業,并考入西南聯大法律專業,後來登上了北大講壇。也算是南開校史上的一段佳話。

(21) 碧雲猶叠舊山河

芳草纔芽,梨花未雨。春魂已作天涯絮。晶簾宛轉為誰垂,金衣飛上櫻桃樹。   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去。碧雲猶叠舊山河,月痕休到深深處。    (徐燦 - 踏莎行)

這一首詞是清代女詞人徐燦所作。徐燦字湘蘋,江蘇長洲人,海寧陳之遴妻,著有拙政園詩錄一卷。 湘蘋詞被譽為繼李易安後第一位詞人。 朱考臧題她的詞云: "雙飛翼,悔殺到瀛洲。詞是易安人道韞,可堪傷逝又工愁。腸斷塞垣秋。" 嚴格來說,湘蘋的詞,比李易安還來得重大,即是情感更深,寄慨更大。  易安的時代,是女真人入侵中國,她流離轉徙,到了南方。湘蘋的時代,也值清人滅了明朝,兩人遭遇有相同之處。 彼此同有興亡之感。  然而,易安詞集之中,便很小有興亡的寄慨。"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那只是閨怨之詞,兒女情懷而已。 湘蘋詞就不同,像上舉那首踏莎行,便有很深故國之思,興亡之痛。 下半闋"故國茫茫"到"月痕休到深深處",是多麽的沉痛抑鬱。特別是碧雲猶叠舊山河這兩句,別人也許想得到 ,但很少人能寫得出。

陳之遴是明崇禎進士,清人入主中國時,却投降了清朝,可以說是無恥文人,湘蘋是陳的妻子,而能不受丈夫影響,寫出了眷戀故國之詞 ,也可以說得上是閨秀中傑出的人物了。

(芝園詞話   王季友   1978年 )

(20)
屈翁山的夢江南詞

屈翁山(大均)是明末廣東有名詩人,與陳恭尹,梁佩蘭並稱為嶺南三大家。明末秀才,國變後,遁入空門,法名今種,別署一靈,著有廣東新語,道援堂集等書 。 廣東新語是談鄉土掌故的,可是却有許多紕繆,或道聽途說,甚或率意杜撰,實在算不得是一本好書。 道援堂集所存錄的詞不多,王昶所錄的一靈詞也只有七首,但他的詞却做得很好。 朱彊村對屈翁山的詞推崇備至,於彊村語業書中,以翁山居於清代名詞人之首。 屈翁山諸詞中,以望江南四首,最為傳誦,錄舉如下:

悲落葉,葉落落當春。歲歲葉飛還有葉,年年人去更無人。紅帶淚痕新。
悲落葉,葉落絕歸期。縱使歸來花滿樹,新枝不是舊時枝。且逐水流遲。
情淚好,點點似珠勻。蛺蝶情多元鳳子,鴛鴦恩重是花神。恁得不相親。
紅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縷抽殘胡蝶繭,釵頭立盡鳳凰雛。肯憶故人姝。

這四首詞不外是感往傷逝,但在風格上盡去詞家的脂粉氣,而哀艷掩抑之情活躍紙上。 况周頤評這四首詞說: 且逐水流遲五字,含有無限悽惋,今人不忍尋味。 第三,四首哀感頑艷,亦復可泣可歌。  屈翁山這四首詞,能夠使人感動,固然因為盡去浮詞,把真摯感情直寫出來,但能夠傳誦不哀,還是由於風格上與民歌接近。

(芝園詞話   王季友   1978年 )

(19) 王漁洋以詩入詞   

王漁洋詩,一般人都稱之以神韻勝。像"好是日斜風定後,滿江紅樹賣鱸魚"這兩句。一直為人傳誦。 神韻兩字,究竟是抽象名詞,要認識王漁洋作品風格,不如說他善於描寫風景,而在風景中,還有人事活動。他的詩如此,詞也如此。獨標風格,不落宋人窠臼。 唐元甲評王漁洋的詞云:"貽上束其鴻博淹雅之才,作為花間雋語,極哀艷之深情,窮倩盼之逸趣。" 這也是說王漁洋的詞 ,並不是學宋人,而是取法遄A韋,總是帶有詩味。  這媮|他遊揚州紅橋的兩首浣溪沙來說 :

北郭青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   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堥ㄛ齙禲C欲尋往事已魂銷。   遙指平山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廣陵潮。

假如把第一首的六句,減去兩句,便是一首很好的絕詩。

北郭青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西望雷塘何處是,淡煙芳草舊迷樓。

第二首也可以改為絕句:

白鳥朱荷引畫橈。垂楊影堥ㄛ齙禲C遙指平山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

這不完全是晚唐人絕句的風格麼。也許有人說,浣溪沙的句子,和詩一樣,所以風格上似詩。讓我們再來看看他的另一首蝶戀花:

涼夜沉沉花漏凍。欹枕無眠,漸聽荒雞動。此際閒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憶共錦衾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續連珠弄。

這首通篇看來,是古樂府的風格,和宋詞截然不同,便是和花間也還有相當距離。王漁洋的確以詩入詞 。 

(芝園詞話   王季友   1978年)
 

本站旨在弘揚和傳承源遠流長之中國文化,網頁內容或有轉鈔各名家著論 。如有謬誤及冒犯著作權益,請即指正,自當修改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