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馬君武,1881年(清光緒七年)生於廣西省恭城衙署,1940年,在桂林城郊廣西大學校舍因病逝世。終年五十九歲。原名道凝,號厚生
。後更名同,復更名和,號君武,嗣以君武行。筆名有貴公,馬貴公,馬悔等。馬氏祖籍湖北省蒲圻縣。道光年間曾祖父馬麗文知廣西思恩府,病故於任上。祖父光吴遂流寓廣西桂林
。父衡臣,時在廣西省恭城縣衙署為幕僚。母諸淑貞,通文墨。
又:
馬君武(1881年7月17日-1940年8月1日),名和,字君武,廣西桂林人,中國教育家、翻譯家、學者、社會活動家,上海大夏大學首任校長,廣西大學的創建人。短暫出任廣西省省長。柏林大學工程物理學博士。
( 維基百科) |
馬君武 |
馬君武 |
青年時期與孫中山(左)合影 |
|
自序
君武九歲失怙,賴慈母之教養,親戚之扶助,繼續讀書。十二歲,從戴毓馴先生學,好讀歷史古人﹝今﹞文集。十五歲,友况晴皋、龍伯純,告以康有為讀書法。是時居外祖陳允庵家
,藏書頗備,二年間略盡讀之。十七歲,入體用學堂,從利文石先生學算。十九歲,值庚子之變,四海鼎沸,君武乃去桂林游南洋,歸歷粵滬。辛丑冬,游日本。自此以後,讀中國書之時頗少矣
。初至日本時,頗窮困,輒作文投諸報館,以謀自給,故s癸間作文最多。癸卯秋間,入日本西京大學,學工藝化學。丙午夏,返國,主教中國公學。時端方督兩江,購捕頗急,從友人楊篤生之勸
,復得高嘯桐兄弟、
岑雲階諸公之助,西游歐羅巴,學冶金於柏林工藝大學。辛亥冬間歸國,值武漢革命軍興,隨諸君子之後,東西奔馳。今事稍定,從友人之請,搜集舊所為詩文,刻為一卷,殆皆為s癸間所作
,十年前舊物也。自茲以後,方將利用所學,以圖新民國工業之發展,殆不復作文矣。此寥寥短篇,斷無文學界存在之價值。惟十年以前,君武於鼓吹新思潮,標榜愛國主義,固有微力焉
,以作個人紀念而已。
民國二年癸丑五月二十八日 馬君武
(據《馬君武詩稿》,一九一四年六月上海文明書局印行)
感懷二首 1900年9月4日
落拓洋城聞楚歌,悠悠身世復如何? 優游鐘鼓吳宮鹿,涕泣荊榛晉國駝。獨有心肝奉社稷,欲將口舌挽江河
。甲兵滿眼歸何處? 印度波蘭舊恨多。
四萬萬頭刀炮中,神州今化戰場紅。黃巾蜂起擾燕北,白種瓜分爭亞東。寶劍自磨生遠志,海天長嘯起悲風。書生誓樹勤王幟,鐵屋瀛臺救聖躬。
(據《清議報》,第56冊,光緒二十六年八月十一日 署名:貴公)
歸桂林途中
庚子 1900年
蒼茫今古觀天演,劇烈爭存遍地球。匹馬遠鄉懷故舊,孤燈深夜讀離憂。迷漫朝野真長夜,破碎山河又暮秋。游罷南溟思故里
,有親白髮欲盈頭。
伊豆雜感 1903年 六首選三
四周新樹綠鬖鬖,湯本圓亭瀑布寒。大陸風雲捲不去,却來伊豆看青山。
培養雄心與愛根,十年潦倒自消魂。征衫欲浣猶珍惜,上有伊人眼淚痕。
朝讀布家人傑傳,夕翻達氏種源書。男兒年少早投筆,莫向書橱作蠹魚。
留別張君瑩珊 1903年二月初
智材絕世空流輩,知汝魂來自木星。除掃破楹前代法,化分改制聖人經。文明歐美連輪軸,義俠蓬萊證性靈。慚愧臨歧珍重語
,合群事業久消沉。
欲聞人倫教重魂,温温朋友最相親。性情同輩成星海,功業維新亦土塵。宇內拿華盡餘子,山中耶穆悟前因。莫只粵甌爭片土,海洋快展遠洋輪。
(據《大陸》雜誌1903年第3期 署名:貴公)
癸卯中秋在京都看月憶忘友歐陽華 1903年10月5日
四首選二
死者無言生者悲,飄流三島我歸遲。疏林流水中秋月,猶憶荒山共語時。
生別已悲况死別,情話於今向誰說? 西向酹酒吊鬼雄,千秋遺恨燕山月。
書感 1903年
頻年瀛海為仙客,萬叠青山是故鄉。千嶂鵑啼聲斷續,四郊龍戰血玄黃。憂時賈誼髮華白,訪舊鍾期暮草荒
。莫憶兒時釣游處,鴉爭人肉噪斜陽。
西來皇帝勝蚩尤,莫向森林問自由。聖地千軍淪異族,夕陽獨自吊神州。為奴豈是先民志,紀事終遺後史羞。太息英雄浪淘盡,大江鳴咽水東流。
(據《復報》,第3期)
《詩稿》及《馬君武紀念冊》均僅錄後一首
,並改題為「自由」,注其所作時間為癸卯(1903)。
西湖 約1903年
柳色逢春無限青,含愁獨過湖心亭。茫茫雲水數間寺,了了根塵一卷經。無主河山惟破碎,有情萍絮自零星。梅花已盡餘荒塚
,不見孤山處士林。
杭州拜岳武穆王墓 約1903年
西湖楊柳映朝霞,自結花圈獻岳爺。國會冤形蘇拉第,敵軍威懾漢尼巴。君臣昏聵河山恥,父老遮留將士嘩。正氣銷沉君莫問
,黃龍今日屬誰家?
正氣銷沉君莫問句: 《國民日日報滙編》第3集(緒三十年八月)刊此詩
,本句作「氣正銷亡休更問」。
贈某 約1903年
悲涼弦管新閨怨,碎破河山一美人。蒼狗紅羊驚舊劫,墜萍飛絮話前因。英雄末路悲醇酒,戀愛新詞寫素裙。金字塔前同一笑
,願身成骨骨成塵。
去國辭 約1903年
九天蒙氣鬱層層,無數沉冤厲鬼魂。暗翳愁看天子氣,蹉跎未報國民恩。屢聞朝市興文禍,痛哭新亭碎酒樽。行矣臨流復一嘆
,泠泠哀瑟奏雍門。
文采風流四座傾,眼中竪子遂成名。某山某水留踪迹,一草一木是愛根。休矣著書俟赤鳥,悄然揮扇避青蠅。眾生何事干霄哭
,隱隱朝廷有笑聲。
富春江上夕陽微,那有閑情理釣絲。神女何歸洛水綠,聖人不作海波飛。珷玞得意明珠怨,箏笛當場錦瑟悲。莫向瑤池更回首,舊時樓閣已成灰。
黑龍王氣黯然銷,莽莽神州革命潮。甘以清流蒙黨禍,恥於亡國作文豪。鳥魚驚恐聞鈞樂,恩怨模糊問佩刀。行矣高丘更無女,頻年吳市倦吹簫。
廿紀風雲諸種戰,凌歐駕美是何年 ? 諸姬淫佚麟潛泣,大厦傾顛燕孰眠。萬里旅行辭祖國,百年戎禍哭伊川。男兒生不興黃禍,寧死滄浪作鬼還。
孰眠,《詩稿》作「熟眠」。
嵐山觀櫻 約1903年至1904年
我來嵐山日欲暮,東風吹盡春櫻落。異國看花第幾回,含情獨上大悲閣。
京都荒神橋 約1903年至1904年
死生無據况悲歡,逝水遙遙逐不還。憑吊古人望來者,悄然含淚看秋山。
和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作
1903年至1904年
憔悴花枝與柳枝,為誰顰斷遠山眉? 競爭未淨六洲血,勝負猶懸廿紀棋。東海雲雷驚睡蟄,北陵薜茘走山魑。遠聞錦瑟魂應斷
,沈醉西風不自知。
辛苦風塵飄泊身,人天歷歷悟前因。飛揚古國非無日,巾幗中原大有人。明媚河山愁落日,倉皇戎馬泣飛塵。聞君憂國多垂淚,為製鮫綃百幅巾。
(據《女子世界》第1年第4期
1904年)
以上《馬君武集》
故勿論是否與事實相符,馬君武仿李商隱(義山)《北齊》的二首絕句最為傳誦一時
,其實他的原詩《哀沈陽》還有其餘二首,並有序:
哀沈陽
周師取平陽,北齊後主方偕馮小憐獵於三堆。晉州告急,後主欲返,小憐請更殺一圉,北齊遂亡。九月十八夜,日本師入瀋陽,臧方毅電北平告急,適張自上海迎電影明星胡蝶至北平
,開跳舞會,興致正豪。第一次電話不暇接,又來第二次電話,張倉卒答以“日本要什麽便給什麽”,仍跳舞不輟
,東三省遂於二十四小時內亡於日本矣。仿李義山作哀沈陽二章。
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當行。酮X鄉是英雄塚,那管東師入瀋陽。
告急軍書夜半來,開{絃管又相催。瀋陽已陷休回顧,更抱阿嬌舞幾回。
貔貅徒擁說諸侯,一夕倉皇遁不休。此日真成劉阿斗,萬民無計使回頭。
楊郭前塵事可傷,長城自壞哭遼陽。豚兒竟自誤軍國,還認情場作戰場。
這組詩作於一九三一年,仿李商隱的是第一二首。其三、四則見於《大夏周報》第八卷第十一期
,當時作者正在上海大夏大學任教。
周師: 即北周軍隊。北周武帝宇文邕於公元五七七年伐北齊,遂統一北方。
三堆山: 河南寶豐縣西三十里。
張: 張學良。九・一八事變,蔣介石發出不抵抗訓令。
趙四朱五: 趙四小姐、朱五小姐,當時北平的交際花。
蝴蝶: 即電影明星胡蝶,事變後避居香港。
酮X鄉: 《飛燕外傳》載趙飛燕「是夜進合德
,帝大悅,謂為酮X鄉,曰:吾老是鄉矣。」
東師: 指日本軍隊。
阿嬌: 見《漢武故事》。漢武帝為太子時
。長公主想把女兒配給他,問道:「得阿嬌好否?」武帝說:「若得阿嬌,當以金屋藏之。」
貔貅: 史記・五帝本紀,「軒轅教熊羆貔貅貙虎
,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貔貅,後人用以指軍隊
。此句意指國民黨軍閥空有眾多軍隊。
遁: 逃跑。
劉阿斗:《三國志・蜀後主傳》,劉禪,小字阿斗,昏庸無能,降魏,被送到洛陽,封為安樂公,樂不思蜀。此句指國民黨軍閥只顧自己享樂,不想收復失地。
楊郭句: 楊業,號無敵,太原人,宋時右領軍衛大將軍,代州刺史,雍熙年間北征,連拔雲、應、寰、朔四州
,契丹國母領十多萬軍隊復戮牷C楊業因援兵不到而自盡,朔州之敗,麾下一百多人,無一生還。
○ 郭,郭子儀,唐時華州人。玄宗時為朔方節度史,聯回紇,征吐蕃,一身繫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豚兒: 小豬,輕賤之辭。《三國志》注:「曹公曰: 生子當如孫仲謀
,劉景升(劉表)兒若豚犬耳。」此指國民黨軍閥。
貴縣過彭姬人墓
四面槍聲驀地來,一朝玉骨委塵埃。十年始洒墳前淚,萬事無如死別哀。海不能填唯有恨,人難再得始為佳。雄心漸與年俱老,買得青山伴汝埋。詩作於一九三一年
,當時粵桂戰爭結束,廣西局勢漸穩定,廣西當局即電請在上海的詩人回桂復任廣西大學校長。船至貴縣,詩人掃彭氏墓,並遷至梧州蝴蝶山埋葬。彭姬即彭文蟾,馬君武愛妾,廣州西關人
,性情温和,舉止大方,會唱粵劇,奏揚琴,為馬君武所重。1922年5月,馬君武任省長,因避陸榮廷,省長公署撤至梧州,船至貴縣,遭俞作柏部武裝搶劫。彭以身掩護馬君武
,自中數彈而亡。
馬君武作此詩距彭文蟾蒙難之時已有十年。彭死當時,因形勢緊迫,局面混亂,只得派人將彭葬在貴縣東登龍橋附近,不及悼念便匆匆而去。自此亂之後,馬君武對朋友說以後不再從政
,專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