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堂

莫嫌舊學偏新學

心遠廬

不薄今人愛古人

主頁

 

詩餘閒拾     韻海遺音     主頁     每期文學作品介紹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59)   本期第三頁

 
近人詞選        

 

 

 

 

 

 

 

 

 

 

 

 

 

 

 

 

 

 

 

 

 

 

 

 

 

 

 

 

 

 

 

 

 

 

 

 

 

 

 

 

 

 

 

 

 

 

 

 

 

 

 

 

 

毛澤東  (八)

七律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鍾山風雨起蒼黃: 鍾山,即南京紫金山。蒼黃:《墨子所染篇:墨子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孔稚珪北山移文:豈期終始參差 ,蒼黃翻覆。韓愈祭女拏文:蒼黃離散 ,使汝驚憂。
虎踞龍盤:太平御覽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 ,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後以虎踞龍盤形容南京山川形勢。
慨而慷: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 ,憂思難忘。
追窮寇:孫子軍爭:窮寇勿迫後漢書皇甫嵩傳:兵法(指司馬兵法):窮寇勿追 ,歸眾勿迫。今我追國,是迫歸眾,追窮寇也。困獸猶鬥,蜂螫有毒,况大眾乎!
霸王: 秦末,項羽自稱西楚霸王。項羽原為秦末起義軍主力 ,他消滅了秦王的軍隊,擁四十萬大軍進入咸陽,本來可收拾對手劉邦,但他卻聽信項伯之言,避免不義之名 ,在鴻門宴上放走劉邦。不料後來被劉邦打敗,全軍覆滅,自己自刎烏江,為天下笑。
天若有情天亦老: 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 正道:禮記中庸:中者天下之正道 ,庸者天下之正理。滄桑: 晉代葛洪神仙傳載麻姑語:接待以來 ,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一九四九年四月廿一日,中共與李宗仁的南京政府和談破裂,毛澤東立即發出震驚中外的「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就在是日早晨,以劉伯承,鄧小平為首的中共第二野戰軍和以陳毅 ,粟裕,譚震林為首的第三野戰軍,在西起九江東北的湖口,東至江陰,長達五百餘公里的戰線上,强渡長江,徹底摧毀敵方苦心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四月二十三日 ,解放了二十多年來固若金湯的南京。

解放南京,是毛澤東平生最感快慰的事,因為他已大功告成,推翻了舊政權。但是,毛澤東得勢不饒人,又下令共軍「將革命進行到底」。這首詩的關鍵就是「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西楚霸王項羽,原來是秦末起義軍中的主力,他消滅了秦王朝的軍隊,進入咸陽,他應該是可以成功的,但卻迎合舊貴族願望,分封諸侯,恢復分裂局面,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自己返回故鄉 ,自封為霸王,以當諸侯領袖為滿足,終於把勝利送給了劉邦,自己返回故鄉,自封為霸王,以當諸侯領袖為滿足,終於把勝利送給了劉邦,自己落得身敗名裂,為天下笑。

毛澤東反用《孫子兵法》的「窮寇勿迫」,提醒共軍免蹈項羽覆轍。而詩中那個「寇」字,也頗具時代精神,很可反映當時中國的國情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國民黨駡共產黨「共匪」,「毛賊」 ; 共產黨駡國民黨「蔣匪」,「蔣帮」。「匪」,「帮」,「賊」,寫入詩中 ,就用有些古意的「寇」字。現在好了,李登輝不駡鄧小平為「匪」,鄧小平也不駡李登輝為「賊」。「寇」字已從現代史書中淡出 。應該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高興的事。果然是「人間正道是滄桑」。

「人間 正道」是說人類社會發展的正常規律,郭沬若曾迫不及待作出另一種解釋:「人民是歡呼這項革命的偉大勝利的。普遍的歡呼正突露出人民的深切希望 ,希望把革命進行到底,希望把滄海徹底變為桑田!」後來他承認解釋錯了。

郭沬若,近世擦鞋教主,只有神州當今某和尚把領導的訓話說成是現代的佛經堪可相映。

七律   和柳亞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廿九日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淺 ,觀魚勝過富春江。

柳亞子: 詩人,生於一八八七年,一九五八年辭世。江蘇省吳江縣人,初名慰高,後更名棄疾,亞子是他的別號。清末即參加反清革命,是文學團體南社的發起人,後追隨中共。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後 ,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有柳亞子詩詞選等行世。
飲茶粵海未能忘: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曾以共產黨員身份代理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一九二六年五月,在廣州出席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與時為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的柳亞子相識,同座飲茶 。粵海指廣州。
索句渝州葉正黃: 這句詩是寫毛柳第二次交往。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澤東到達重慶,同國民黨進行了四十三天談判。柳亞子於八月二十日寫詩給毛澤東:𤄃別羊城十九秋 ,重逢握手喜渝州。彌天大勇誠能格,遍地勞民戰倘休。霖雨蒼生新建國,雲雷青史舊同舟。中山卡爾雙源合,一笑崑崙頂上頭。柳隨後也請毛澤東寫詩 ,毛澤東就手書沁園春詞給他 ,其時芷是秋天,所以有葉正黃三字。
三十一年還舊國: 毛澤東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自注:三十一年,指一九一九年離開北京,一九四九年還北京 。舊國之國:都城,不是 STATE,也不是 COUNTRY (不是國家,也不是故國)。
落花時節讀華章: 落花時節: 暮春。唐代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落花時節又逢君。華章: 精彩的辭章。一九四九年二月底,柳亞子應毛澤東電召由香港北上,三月十八日到北京,二十五日,毛澤東蒞京,柳亞子到機場迎迓,這回是兩人第三次會面。三月二十八日,柳亞子寫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華章即指此。
牢騷太盛防腸斷: 柳亞子的感事呈毛主席》詩中隱含着不受重用,想回家鄉隱居的牢騷 ,毛澤東因而勸他牢騷勿太盛。腸斷: 形容極度悲傷。江淹《別賦》:「行子腸斷,百感淒惻。」
昆明池: 指北京頣和園內的昆明湖,本名西湖,清乾隆時改今名。昆明湖的取名,本於漢武帝時在京城長安穿鑿的昆明池。杜甫秋興八首:昆明池水漢時功,所以此處稱池水
富春江: 在浙江省境內桐廬縣到富陽縣之間。上連桐江,下接錢塘江。東漢初,隱士嚴光(字子陵),曾釣隱於此。後人稱其釣魚處為子陵瀨或子陵灘。此處之富春江是指柳亞子故鄉吳江縣的分湖 。柳寫給毛澤東的詩裡有句云:分湖便是子陵灘,即以嚴光自比 ,以分湖比作子陵灘(富春江)。

柳亞子的原詩題為感事呈毛主席》,全詩如下:「開天闢地君真健 ,說項依劉我大難。奪席談經非五鹿,無車彈鋏怨馮驩。頭顱早悔平生賤,肝膽寧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

毛澤東寫這詩時,正在籌備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中央决定遷到北平,並邀請各民主黨派與無黨派民主人士到北平,準備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柳亞子二月在香港接到毛澤東的電報 ,三月十八日抵北京。五月五日,他寫了一首七律紀念馬克思冥壽,並呈毛澤東:卡爾中山兩未忘 ,斯毛並世戰玄黃。生才西德推賢聖,革命中華賴表章。粵海咸京堪比例,蔣凶托逆漫評量。騰歡今日新天地,澎湃潮流沸海江。

毛澤東的七律本是和這首詩的,但所談的內容卻是針對前一首《
感事呈毛主席》。

由於毛澤東詩中提到柳亞子有牢騷,文化大革命中,極左派貼大字報稱:「柳亞子竟敢對我們的偉大領袖發牢騷 ,是個歷史反革命分子。」

文革中還有一件涉及柳亞子的怪事,似乎也可作為毛澤東這首詩和柳亞子原詩的註脚。

一九六七年的一天,北京某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清點柳亞子家屬遵其遺囑捐獻的文物手迹,發現 了柳亞子親手刻的兩枚印章。細辨篆文,大驚失色,趕緊向領導報告,領導人請來一位學者鑒定。學者一看,篆文為「大兒斯太林」,「小兒毛澤東」。他皺了皺眉頭,用手指拍打着自己的前額,說,是有一個典故,一下子記不起來了。問者不得要領,拿起印章走了。過了幾天,中央文化革命小組顧問康生突然來館視察。他一進門就大發雷霆,怒氣冲冲地質問館方是革命還是反革命,然後不由分說,劈手奪過印章,狠狠擲在地上,印章遂粉碎。

那個學者有典一說,也惹來一些麻煩。其實,學者的話,是有文獻根據的。按後漢書禰衡傳:衡矯時慢物,自空天下事。惟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常說:大兒孔文舉(孔融字文舉),小兒楊德祖(楊修字德祖),餘子碌碌,不足數也!這裡的並用,都是對男性的泛稱,而不能作與父母相對待的兒子解釋。柳亞引用典故篆刻印文,藉以表達對兩位當代聞人的推重,與他詩中斯毛並世戰玄黃「開天闢地君真健」等句一脈相承。康生表面學富五車,精通古典,實際屬不可語冰的夏蟲。柳亞子還有一個印文:「兄事斯大林,弟畜毛澤東。」

牢騷太盛防腸斷句,也可說是對知識份子的嚴厲警告。反右運動與文化大革命中,敢發牢騷的知識份子,豈僅腸斷,不少連頭顱都斷了,如鄧拓,吳晗。

柳亞子詩中有說項依劉我大難句。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六年新版的毛澤東詩詞選說項依劉解釋為勸說項羽接受劉邦的領導。柳詩作時正值中共中央爭取南京國民政府授受和平解决方案,希望民主人士共同努力。柳在此處表示他雖也是國民黨元老,自覺無能為力。這是非常不通的解釋。實際上,柳亞子這句詩用了兩個典故。說項源於唐朝楊敬之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這是指為人美言。依劉,三國時王粲到荊州去依靠劉表,卻不獲重用,登樓想念家鄉。三國志王粲傳有記載:乃之荊州依劉表。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㑆,不甚重也。明朝張羽就有向人空說項,何地可依劉。之嘆。柳亞子的詩句表現的是對自己處境的不滿,即向毛澤東發些牢騷。

落花時節讀華章,初稿為暮春時節讀華章

劉濟昆毛澤東詩詞全集詳註


汪東 (七)  夢秋詞選     書影跋語        更多

汪東(1890-1963),字旭初,號寄庵,寄生,夢秋。江蘇吳縣人。上海震旦大學肄業,1905年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東京早稻田大學,在東京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從事反對帝制,宣傳民主革命活動。回國後參加辛亥革命。民國成立後,歷任政府各省官職,又曾任中央大學文學院教授,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被聘為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蘇州市人民代表。
汪東先生為章太炎先生高足,長期從事音韻學,訓詁學,文字學,又善書畫而其於詞學,工力尤深,蜚聲海內。夢秋詞係汪氏手自編定並親自繕錄,輯自1909年至1962年作品,凡二十卷,計一千三百八十餘闋,篇什之富,為歷來詞家所罕見。著作尚有吳語法言疏證別錄唐宋詞選詞學通論等。夢秋詞》手稿在十年浩劫中,幾付之一炬,幸其孫汪堯昌搶救得存。齊魯書社整理編印,整理過程中又得呂貞白先生提供其所錄《夢秋詞》集外詞,即汪東先生1962年中至1963年春病中詞作二十八闋,補成《夢秋詞
》全h,於1984年出版。附錄《詞學通論》,《唐宋詞選識語》。夏敬觀題辭(代序),沈尹默題詞(代跋),唐圭璋,程千帆,殷孟倫跋語。

 

 

 

 

 

 

 

 

 

 

 

 

 

 

 

 

 

 

 

 

 

 

 

 

 

 

 

 

 

 

 

 

 

 

 

 

 

 

 

 

 

 

 

卷八   起己丑秋迄庚寅夏

鷓鴣天   次韻和尹默偶成
百距何妨偶一迎。一虧還恐百無成。移山志大人難壽,鍊石功完地已傾。   詩止酒,賦閑情。後人長是笑淵明。不如且唱瀟瀟雨,也有吳儂側耳聽。

如夢令
路轉斜街東口。門外幾株楊柳。不見倚闌人,綠曲闌干依舊。回首。回首。風起落花沾袖。

采桑子   前年讀瘦東瓶齋詩,未相見也。頃蕖川邀同宴席,分韵得生字 ,因賦此。
新篇曾誦龜堂句,極訴飄零。健筆縱橫。信有文章老更成。   相知已是三舊,此日班荊。執手同驚。飯顆山前太瘦生。

蜨戀花
細想當初元自錯。翠羽明珠,直恁輕拋卻。霧障南天風浪惡。片帆轉共楊花落。   十二時中閑摸索。待不思量,又早思量著。可恨阿嬌情意薄。為伊憔悴何曾覺。

甘草子
春盡。葉底風迴,簌簌飄花粉。淺醉不成眠,强起還餘困。   邊塞慣聞悲笳引。料鏡堣]疎青鬢。或許涼秋歸有信。柰此時沈悶。

鷓鴣天   和貞白
紫燕黃鸝有送迎。山花野草亦生成。細推物理須行樂,爭奈愁人涕易傾。   思遠道,攪幽情。一年佳序未分明。芭蕉才展當窗葉,已覺秋聲不耐聽。

燕歸梁
綠映窗紗面面涼。耽微醉,凭胡床。一番雨過又斜陽。新荷葉,漸飄香。   無端弱水三千里,漂花去,恨難量。夫容心苦藕絲長。歸到日,是空房。

相思兒令
寂寂送行車轍,無數綠苔生。搖蕩幾絲垂柳,難繫故人心。   往事忍更追尋。繡筵前芳醑同斟。誰憐滄海明珠,竟隨魚雁浮沉。

望雲間   用趙可韻
雙闕苕嶢,僊馭往來,瀛洲天恃屏藩。想觚梭四起,風動星旋。環佩搖時叠響,銖衣舞罷生寒。悵塵寰遙隔,羽翼難憑,凝眺潸然。   孤蹤自省,寂寞空床。玉壺滴盡更闌。心似流波東逝,長日無還。離去正逢花好,歸時莫放春閒。夢魂苒苒,昨宵飛度,絕險關山。

卷九   起庚寅夏迄秋

漁家傲   和貞白
荷葉翩翩同舞袖。荷花粉暈侵肌透。一棹穿花人比秀。歌垂手,晚涼著體微酣酒。   憶得西湖筵散後。至今共道文章守。翠蓋紅幢還似舊。徘徊久,六郎顏色新成瘦。

南歌子   午日次尹默韵
挂户看蒲劍,烘衣雜艾香。舊家風俗未全忘。更喜絲纏五色爛生光。   憂患從端策,賢愚盡括囊。兒童塗額弄嬌黃。那識靈均去後幾端陽。

清平樂
佳人絕代,何處遺環佩。約畧驚鴻嬌意態,恰是青溪小妹。   傳書苦訴淹留。從前言約都休。檢寄寒衣數襲 ,歸時恐過殘秋。

南歌子   用韻調尹默平君
世味如茶苦,生涯似蔗甜。偶然鄉思上眉尖。卻道蓴羹佳處不須鹽。   桐葉閑題句,荷看晚透簾。莫將形影妬雙鶼。燕子自來自去亦無嫌。

九張機
一張機。盈筐桑葉飼蠶兒。同功繭就絲難理,兩頭齊撚,中心有結,剪去更憐伊。
兩張機。拋梭來往疾如飛。織成胡蜨穿花堙A一堆紅萼,一叢綠葉,應費萬千絲。
三張機。密行鍼縷繫情絲。紅羅一丈裁鴛被,梅英數朵,當胸覆額,春睡最濃時。
四張機。吳宮花樣又翻奇。畫圖邢尹相迴避,手持團扇,扇中秋景,微恨菊離披。
五張機。莫愁家住石城西。釆蓮歸去同游戲,連絲並綫,鴛鴦繡出,總是一雙飛。
六張機。弄梭織女故遲遲。天邊自種閑桃李,季花如雪,芳蘭浴罷,斟酌舞時衣。
七張機。夫容織得暗相思。汙泥不染青蓮子,苕苕玉立,臨風搖蕩,寄與薄情知。
八張機。般般花色選蛾眉。就中一段尤堪異,裁成裙帶,縈雲迴雪,唯稱玉真妃。
九張機。春來秋去不停時。年光恰與梭相似,回環往復,鮮妍都褪,織就鬢邊絲。

夜厭厭
一去杳無歸意。亂雲重,海天迢遞。臨分偏道即相逢,語丁寧,寸衷牢記。   不解後來長久計。甚都忘,舊歡前事。如今空度夜厭厭,夢厮尋,又難成寐。

醉垂鞭
銀燭照空巵。蘭閨飲,疑成讖,橫海動鯨鯢。君行休自迷。   更拈紅豆看,東風畔,兩眉低。惜別亂離時 。相思無會期。

三字令
長記得,別君時。柳初荑。風動幕,水平池。翠梧桐,紅菡萏,漸離披。   流電滅,景光馳。誤心期。琴弄罷,角頻吹。九迴腸,千點淚,枕函知。

柳梢青
暗想嬌姿。腰如約素,膚似凝脂。幾日春風,伯勞東去,孔雀南飛。   人生聚散難期。柰信息經年更稀。欲諱閒愁,眉開還斂,早被人知。

西江月   碧雙樓話秦淮舊游感賦
夾岸千家鐙火,中流不斷笙簫。復成橋下駐輕橈。柳帶因風縹緲。   往事微温心上,幽情暗結眉梢。重逢依舊可憐宵。只恨盧郎年老。

添聲楊柳枝
臺南見柳枝。臺北見柳枝。日射平臺朝露晞。斷蟬嘶柳枝。   人不歸。柳枝。雁飛迴。柳枝。愁到霜腓百卉時。挽空絲。柳枝。

鷓鴣天   題湖帆為龍榆生所作哀江南圖
一片荒寒境界開。疎林老屋傍巖偎。最知庾信心頭恨,併入倪迂卷堥荂C   抽賦筆,費縑材。千秋事往祇徘徊。驚烽照徧人間世,未必江南更可哀。

水調歌頭   榆生示忍寒詞藁題贈
契闊復來會,雙鬢已先皤。太行歷盡危阪,艱險未云多。遠望海東千里,中有修鯨掉尾,誰唱定風波。   漸覺素秋近,白露下庭柯。   寒可忍,哀可制,且姿娑。子當為我擊筑,我為子高歌。鐵板銅琶聲杳,柳思周情亦好,相與醉顏酡。但莫論興廢,問子意如何。

浣溪沙
松竹亭邊扇影涼。芰荷風堹甌香。浴波鸂鵜總成雙。   有限煙花供繾綣,無情日月太奔忙。問渠何事滯他鄉。

滿江紅   用耆卿體韵
豔質奇容,被天遣,柔絲縈繫。從頭想,幾般甘苦,動人情味。這彼此相憐相惜意,問中心蘊結何年始。萬千遍,輪轉碾迴腸,添愁悴。   拚一醉,為佳計。依舊是,醒醒地。長宵數更籌,枕頭沾淚。縱道得本無些子事,也不應便恁輕拋棄。算更無別語寄秋娘,歸來是。


饒宗頤   固庵詞  榆城樂章 小令  (一)

饒宗頤 心經簡林 饒宗頤與季羨林 饒宗頤文化館

固庵詞 小令  (一)

詞異乎詩,非曲折無以致其幽,非高渾無以極其驉C幽髐完牷A心響往之 ; 而詞心醞釀,情非得已。其觸發也,有類機鋒,美成云: 許多煩惱,只為當時一晌留情。煩惱日深,則情留焉 ; 一晌抖擻,則機發焉。警策所至,才分攸關,則又無可如何者也。少日嗜倚聲,自逋播西南,藐是流離,未廢興怨,而隨手捐棄。來港近廿年,偶復為之。蕭晨暮夜,生滅紛如,畫趣禪心 ,觸緒間作,江山風雨,助我感愴,刪汰之餘,都為一卷。寧謂無益之務,且遣有情之生。語愛清空,意出言表,懷新道逈,用慰征魂。秉燭春深,如温前夢 。   戊申清和   饒宗頤時客香港之薄鳧林

浣溪沙   春晚
極意春陰護短紅。東來細雨復濛濛。須臾海市見垂虹。   斷碧波分鴉背外,踏青影落馬蹄中 。故山風物將毋同。
何處韶光與日新。斷無間氣付荊榛。風風雨雨又殘春。   蔓草已成孤往地,落花猶戀未歸人。廢畦芳徑往來頻。

小重山   江梅
梅蕊猶含隔歲春。東風鉤夢起,了無痕。替人呵護有春雲。淒絕處,野水照黃昏。   休更說寒温。池萍經雨碎,易消魂。碧桃已是嫁東君。無人管,燈光掩閒門。

蝶戀花   以紙花清供戲賦
人間無復埋花處。為怕花殘,莫買真花去。靜對瓊枝相爾汝。膽瓶覷面成賓主。   詞客生生花埵瞴C裁剪冰綃,留寫傷春句。紫蝶黃蜂渾不與。任他日日閒風雨。

西江月   璞翁句云,祇憐九十好春光,換得些兒惆悵。依均和之。
瘴草池邊共發,蠻春安穩誰傷。客愁孰與柳絲長。自笑低垂絳帳。   密雨藏山坐久,窺人宿鳥時忙。夕陽似繫好年光。衹惜難逢惆悵。

浣溪沙   為雲山題夢景庵圖
一夢從誰論古今。覺來渾不辨晴陰。薄雲小院自深深。   園柳慣隨芳草綠,江風只送夕陽沈。幾時待得變鳴禽。

虞美人   乙未中秋不見月
年年呵凍荒池水。滴滴成新淚。今宵忽見月華明。咫尺鄉關,竟是百年情。   叢篁山鬼休相怪 。窈窕人安在。不知秋色在誰家。露腳斜飛,又被碧雲遮。

點絳唇   自題楚辭書錄
一片騷心,雨昏闔天長閉 。故鄉臨睨。城郭非耶是。   鵜鴂聲聲,目極心千里。南枝倚。滿江蘭芷。待得春風起。

清平樂   偶見詹无庵曩作小詞,騖采絕豔 ,次韻二首。
看天不語。底事秋同住。陌上秋花秋淚古。禁得幾番秋雨。   秋心聊託瑤琴。殊方冷落宵襟。相見白頭無分,芭蕉雨打秋心。
無愁可解。愁到春山外。臣甫杜鵑曾百拜。淚墜朝霞沈采。   湘中有怨難描。廿年心力輕拋。盼到花開眷去,花開還索春饒。

減蘭
連日陰晴無定,應梅折簡招遊沙田。九月五日,與清水茂驅車同往,循竹徑陟晦思園,應梅先有詞,余因和作。
無晴無雨。小鳥分明籬上語。杯渡良難。賴有秋風送汝還。   陂塘自遠。水花日炙紅生眼。鵝鴨休譁。綠橘黃槐又一家。
排空插漢。過雨涼添叢竹健。信步還休。丹殿朱幡在上頭。   江雲似火。染出幾枝花可可。吟袖飛香。秀句新傳到十方。

點絳唇
刻翠裁紅,殘秋未忍拋人去。蒼然平楚。只欠宣城句。   撲面西風,肯問鬢邊覷。傷遲暮 。麗波妍溆。竚唱黃金縷。

饒宗頤   榆城樂章 小令  (一)

來榆一月,頓爾多詞。自作寫官,未遑手定。意內言外,但遣有涯。江水淺深,難傳欵曲。   選堂并識

浣溪沙   秋興和忼烈八首
暝宿篝燈卻念誰。忍寒清影更何依。秋深難遣獨醒時。   寄遠鳳箋堪贖夢,起衰鸞鏡可添姿。平明風葉滿林飛。
畫扇它鄉久見
捐。遙山一抹倩誰憐。無多楓樹著紅嫣。   手斲井冰成片玉 ,心存蕙畝憶遺鈿。芳菲猶似燕歸前。
檻外繽紛日色妍。病榆凋盡不成錢。空憐瘁葉落山泉。   湧地塔高天尺五,辭家心憚路三千。剩從駒隙覓徂年。
牢落關河賦遠遊。馬嘶葉脫已驚秋。八聲誰共唱甘州。   休怨霜風幫擫笛,生憎殘照苦當樓。眼中舊壘起新愁。
不飲深教負酒巵。愁墉孤弄忽移時。宵昏爐暖尚單衣。   隔漢珠星勞悵望,鏤寒冰豆足相思。清輝射枕月鉤垂。
芳願重違薦苦心。移紅停倩護疎林。緒風猶道是春深。   萬古舊歡奔似矢,一時新怨怯成吟。酒闌悲壯有鳴琴。
閉置行廚懶出門。一樓遠遠見高垣。諸峰俯瞰似兒孫。   未覺輕陰愁日暮,每看返照入江翻。陂陀回首浸湖淪。
月上藤蘿見紫莖。枝枝葉葉復鬅鬙。一宵如水寂如僧。   曙色暫銷無歇緒,衣香深恐有時憎。黃花白露認秋稜。

浣溪沙   二疊前韻
香遠冥冥欲語誰。辭枝危葉尚依依。斷腸無奈峭寒時。   漫翦縷雲移倩影 ,待呼落絮伴幽姿。夕陽紅盡亂鴉飛。
黃葉聲多未忍捐。歲寒共保漫相憐。檀欒深徑有霜嫣。   艸愛護紅甘化土,枝能障綠任飛鈿。聽風聽雨眷春前。
曾是瓊枝比日妍。東風吹盡沈郎錢。消磨豔冶付奔泉。   絆淚柳絲吹縷萬,閱人亭樹挂帆千。行鴻征雁不知年。
暝日華胥念昔遊。蕭蕭暗柳已知秋。浮雲西北是神州。   萬里河山悲極目,八方風雨怕登樓。有情芳草足供愁。
難以深憂納淺巵。無憑嫩約憶年時。倩誰為唱惜紅衣。   北郭楊低空解舞,西風蟬老說相思。數行征雁與雲垂。
落筆從知有戒心。吳霜借我染高林。淺苔草閣貌江深。   秋到無聲堪入畫,春隨昨夢付沈吟。靜聞驚葉打瑤琴。
數筆橫塘綠到門。蕭寥秋意在柴垣。籬根霣葉竹生孫。   空翠溼衣憐日冷,疎枝迎面逐風翻。萬人如海且沈淪。
莫恨霜威未庇莖。滿林掃盡見鬅鬙。天寬著我似行僧。   別後書詞空記省,眼前風物失疑憎。西山霧掩已無稜。

浣溪沙   三疊前韻
心倦和雲更訴誰。中宵銀燭鎮相依。平林風起乍寒時。   一樣重樓波弄影,十分淡月霧凝姿。衣寬人瘦看禽飛。
斷送此生百緒捐。惺忪宿鳥惹人憐。愛他樓角出紅嫣。   怨去吹簫聲轉淚,老來簪髮恨生鈿。銷魂總在夕陽前。
綺語自知格外妍。斜陽無價不須錢。咽蟬啼碎亂山泉。   斷碧清江分影獨,臥紅芳陌落秋千。關山笛堸e華年。
落月相望慰遠遊。誰温誰冷自禁秋。蘭橈深處隔遙州。   長是飛花仍念亂,即看殘夜欲明樓。闌干遍倚恁離愁。
送遠寒花落酒巵。愁腸無味已多時。江楓幾點拂征衣。   夢怯它鄉成獨往,調悲啼鳥學相思。斜街日靜畫簾垂。
猶是桃花不死心。春風吹夢到青林。此情天與海同深。   白髮緣愁空作縷,黃金鑄淚漫成吟。綠嚬紅笑伴霜琴。
愁水愁風獨閉門。夕陽忽下見苔垣。錦裳我欲叩天孫。   地隔中原先葉落,江連巨海任波翻。心源靜處有漪淪。
積草空庭欲掩莖。眉山顰捐髮鬅鬙。一龕如畫臥枯僧。   燈蕊夢中開自喜,雨聲心上滴常憎。離魂自撫漸生稜。

木蘭花   得立聲太平湖書
行人已共青山遠。莫道山深天不管。湖荒樹古暮猿啼,淚落三聲聞已徧。   寄書苦候南飛雁。雁去水昏山更斷。平明葉落滿樓風,盼得書來剛月半。

浣溪沙   題張恂壺山山水冊。壺山,涇陽人,流翹s陵,與何義門孫枝蔚同時。
幽徑直堪殿六朝。拂衣惟見艸蕭蕭。塵箋細撫已魂銷。   林靜風煙千嶂遠,樓高涕淚一身遙。廣陵心事託寒潮。

蝶戀花   和葉迦陵
世味真同紗霧薄。儘有中邊,如蜜都嘗卻。從古多情傷哀樂。星移事改空斟酙。   燕語鶯啼閒院落。萬戶千門,何苦間關約。漸覺老懷輸少作,畫欄盡日思量著。

本站旨在弘揚和傳承源遠流長之中國文化,網頁內容或有轉鈔各名家著論。如有謬誤及冒犯著作權益,請即指正 ,自當修改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