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堂

莫嫌舊學偏新學

心遠廬

不薄今人愛古人

主頁


韻海遺音   詩餘閒拾     主頁     每期文學作品介紹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46)   本期第六頁

劉成禺   洪憲紀事詩 (二)   更多

劉成禺(1876年-1953年),本名問堯,字禺生,曾用名劉麟莊,筆名劉漢、漢公,壯夫,室名世載堂。湖北省江夏縣(今江夏區)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著有《太平天國戰史》 ,《洪憲紀事詩》,《世載堂詩集》,《世載堂雜憶》等。
劉成禺曾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曾銜命在美國辦大同報,此外,舊體詩寫得相當好 ,,其膾炙人口者為洪憲紀事詩,孫中山,章太炎兩先生為之序,當時刊印無多,坊間上難購得。上海古籍出版社决定重印此書,並將洪憲紀事詩七絕二百零八首,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連同張伯駒先生續洪憲紀事詩補注合刊成一書 ,,定名為洪憲紀事詩三種



 

 

 

 

 

 

 

 

 

 

 

 

 

 

 

 

 

 

 

 

孫中山   洪憲紀事詩

今春總師回粵,居觀音山粵秀樓。與禺生,少白,育航茗話榕陰石上。禺生方著洪憲紀事詩》成,暢談《新安天會》劇曲故事。予亦不禁啞然自笑。回憶二十年前,亡命江戶,偶論太平天國遺事;坐聞犬養木堂,曾根俊虎,各出關於太平朝之東西書籍,授禺生譯著。年餘,成太平天國戰史十六卷,予序而行之。今又成洪憲紀事詩》幾三百篇。前著之書,發揚民族主義。今著之詩,宣闡民主主義。鑑前車之得失,示來者之懲戒,國史庶有宗主,亦吾黨之光榮也。

民國十一年三月孫文敍於廣州粵秀樓

章太炎    洪憲紀事詩序

僭偽之主,不能無匡國功,而親蒞行陳,其要也。袁氏仕清,權藉已過矣,不遭削黜,固不敢有異志,趣之者滿洲宗室也。于臣子為非分,于華夏為有大功,志得意滿,矜而自帝,卒以覆滅者何哉?能合其眾而不能自將也。夫力不足者,必營於禨祥小數。袁氏晚節,匿深宮設周衛而不敢出,所任用者,皆蒙蔽為姦,神怪之說始興。以明太祖建號洪武;滿清獨太平軍為勁敵,其主洪氏也。武昌倡義者黎元洪;欲用其名以厭塞之,是以建元曰洪憲云。袁氏既覆,其佞臣猛將尚在,卒亂天下,今日無有言袁氏之功者矣。然其敗亡之故與其迫切而為是者,猶未明於遠近。國史虛置,為權貴所扼,其詳不可得而書也。武昌劉成禺禺生者,當袁氏亂政時,處京師久,習聞其事,以為衰亂之迹,率自裨官雜錄志之,然見之行事,不如詩歌之動人也。於是為洪憲紀事詩》幾三百篇,細大皆錄之。詩成示余,其詞瓌瑋可觀,余所知者略備矣。後之百年,庶幾作史者有所摭拾,雖袁氏亦將幸其傳也。

民國八年孟夏章炳麟序

劍川趙藩  題洪憲紀事詩

忍聽東風杜宇聲,新華春夢未分明。羣雄滇海張拳起,四友嵩山掉臂行。殿上君臣神慘淡,燈前兒女淚縱橫。如何舉世歌功德 ,不抵西人一字評。
怒駡何如嬉笑陳,劉郎也算有心人。軍書頗己嗟旁午,雜事還同寫秘辛。一德格天揮閣牓,五經掃地拜車塵。不堪最是諸名士,僥倖埋頭脫鬼薪。


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   卷一   第二
洹德神人命至尊,洪天營造闢都垣。故開雙闕增奇數,便壓皇明十二門。

袁在彰德府城北洹水上,築洹上村。建築不甚宏偉,而頗大雅。袁被議歸彰德居之,署名洹上老人。起用入京 ,膺大總統選,眷屬多留洹上,曰發祥地也。北京議改帝制,先壯都城,內務總長朱啟鈐任營造。曰清代入關,因以盛京為陪都,命名承天府;北京則名順天府。今上登極,都城不宜襲北京名 ,且年頒洪憲,宜尊升曰洪天府,則南北有未統一之嫌。當北京開始營建,日者鄧某說袁克定宜先改造前門。清承明制,建十二門,前門不開,開則有凶。偶數不利,宜增奇數。乃改造外圈前門樓 ,使雄立高聳,張兩龍眼以窺南方。樓下前門洞緊閉雙扉,永不開啟,避免凶兆。拆去外圈城牆,廣為大路,雙繞圓弧,直趨內圈。前門原門為一,今析為二,一出一入,增為十三門 ,合天數壯皇極也。前門工竣,又於雙門內東西兩旁,每方造洋樓一座,兩兩對峙,為克定儲公安坐位也。日者曰:天長地久,不僅壓倒內城九門,並壓倒皇明,滿清內外十二門矣。(後孫公園雜錄)

洪憲紀事詩本事簿注   卷一   第三
岧嶢宮禁起新華,竟劃河嵩作帝家。王氣西來畿輔定,鞏城兵鐵洛陽花。

營造帝城諸臣,新華門內南海宮殿,皆稱新華宮。暫時油漆刷新,俟宣统遷出大內,由新華宮乃移入紫禁城,正居帝位。  日者鄧某進曰:中國王氣由塞外分兩枝入中國,長白山舉頂,蜿蜓西行,結穴北京,遂有遼,金,元,明,清七百年之皇運。一枝由塞外西南入關,橫亘太行八百里,渡河而西,結穴秦中,成長安五百年之皇運。太白終南舉頂,渡河而南,結穴洛陽,成東周,東漢,北朝之皇運。嵩山舉頂,嵩山居五嶽之中樞,惟嵩最貴。長安氣盡,北京氣疲,不如在洛陽一帶,跨河嵩以立陪都,此天子之大居正也。  項城曰:昔婁敬定關中,圖三輔,鄧先生亦婁敬也,善。於是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劃河嵩之間為陪都,策劃宮室,營房,兵工廠諸制。擇洛陽西南為宮室營房,先建營房屯兵,今所稱西工是也。  案項城當國,三四年間,注意於整軍經武,其初以北洋六鎮為基礎,而取互相牽制主義。向聞北洋老將盧子嘉永祥言:北洋六師,四師長於騎兵,六師長於工兵,二師長於砲兵,五師長於輜重兵,一三師長於步兵,各有偏勝。於兵器亦然,滬廠長於造砲及砲彈,漢廠長於造步兵槍彈,粵廠長於造機關槍,德州偏於造槍彈。  項城乃始於洛陽造兵房,着手訓練新皇軍。又於鞏縣造大規模统一兵器工廠,擬先撥五千萬元籌辦此事。任蔣延梓為廠長。方開始建造屋宇,安置機件,工程甫及五分之一,而項城遽殂,遂停辦。西工屋宇營房,仍項城時之舊規也。
(錄洪憲祕辛袁世凱與中國)


張伯駒  紅毹紀夢詩  (二)   更多

張伯駒(1898-1982),字家騏,號叢碧,北洋軍閥元老張鎮芳之子,是袁世凱次子袁克文的表弟。書畫家,收藏 家,對戲曲,詩詞各方面都有登峰造極的水平,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合稱民國四公子。一生致力收藏古董文物,為了不讓國寶流落國外,不惜傾盡家財 ,變買房產,甚至夫人的首飾,從文物商販手上購回不少稀世國寶字畫,包括被尊為中華第一帖的晉陸機(平復帖),國寶中之國寶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圖),是傳世最早的卷 輻畫,還有宋黃庭堅(諸上座帖),趙佶(雪江歸棹圖卷),李白(上陽台帖)。他購古文物絕不是待價而沽,他認為金錢有價,國寶無雙,絕不能落入洋人外邦手中 。 他一生淡泊名利,不願當官。解放後,他先後將平生購下的珍貴文物捐獻給回國家收藏。 可惜的是這位傾囊捐獻的張伯駒,也難逃文化大革命的衝擊,被打成了當然的牛鬼蛇神,發配到農村去勞動改造。遺憾的是他最終沒有得到國家相應的回報 。






夫人潘素

 

天仙丹桂市東西,文武全班角色齊。許處專能袍帶戲,傳人應是白文奎。

天橋南市大街為最熱鬧場所,下天仙茶園在其東,丹桂茶園在其西。有一戲班經常於兩園演出,老生為白文奎,武生為薛鳳池,旦有時為坤角,亦有時為梆子旦角。當時袍帶老汪桂芬派外,更有許處派,皆字正音長,絕少花腔,白文奎乃傳許蔭棠處之一派者也。

九陣風名已久傳,童時看演下天仙。泗州城劇花招好,渾似霓裳舞玳筵。

余七歲時在天津下天仙觀戲,大軸為楊小樓金錢豹,前為九陣風泗州城,打出手極為精彩,以正在童時,甚愛看之。九陣風名閻嵐秋,為武旦中之前輩。

童伶兩派各爭强,丹桂天仙每出場。唱法桂芬難記憶,十三一是小余腔。

當時有兩童伶,一小小余三勝(即余叔岩),譚派;一小桂芬,汪派。小小余三勝出演下天仙,小桂芬出演於丹桂。余皆曾觀其戲。桂芬唱法已不記憶,小小余三勝演捉放宿店,一輪明月一字轉十三腔,名十三一。叔岩成名後,不復作此唱法矣。

買贈佳人金屋嬌,封疆擢任氣何豪。啟霖多事煞風景,却上彈章拆鳳巢。

袁項城督直時,慶王奕劻長子載振至津,項城本與奕劻為一系,因善為款待,命巡警總辦段芝貴專司其事。段為設筵演劇,有女伶楊翠喜,載振為之顛倒,段乃以鉅金買翠喜並厚奩資以贈載振。振回京言於奕劻,段芝貴乃由候補道一擢而署理黑龍江巡撫。事為御史趙啟霖所知,摺奏彈劾,載振遂不敢納,翠喜歸鹽商王某,載振以查無實據了結。段則另以他事革職,永不叙用。記余八歲時,曾在天津北大關茶園觀楊翠喜演戲,已不復記憶。段芝貴革職後,返回天津,彼來拜晤先君,余曾見之,穿元青外褂,無補服,戴緯帽,無頂戴。此亦戲劇中一史料也。

梆子皮黃共一班,永龍關勝眾人傳。元元紅與小榮福,鐘鼓樓東別有天。

記余八九歲時,先君任長蘆鹽運使,使署在鼓樓之東,使署西有元昇茶園,距署咫尺,余常往觀戲。武生紅淨程永龍,余曾觀其演古城會,水淹七軍,刮骨療毒,九江口等戲,程尤以收關勝著名,關勝被擒時,紥靠厚底靴,登上兩張桌子,磕子摔下,最為警絕。旦角為坤角小榮福,大軸子戲則為梆子老生元元紅。此雖是一小茶園,而其聲譽則不在南市下天仙丹桂之下也。


林庚白 (二)   更多

林庚白,(1896-1941),原名學衡。福建省閩侯縣人。1910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6年南下廣州追隨孫中山開展護法運動 ,後兼任孫中山大元帥府秘書。1928年後在國民政府任職,1936年被任命為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1941年,林庚白携妻由重慶來到香港 ,擬創辦日報宣傳抗日,抵達香港僅八天,日軍佔領香港,1941年12月19日在九龍遭日軍射殺,享年45歲。夫人林北麗中彈重傷,1943年回到中國內地 ,1947年與高澹如結婚,2006年在上海去世。林庚白十八歲與許金心結婚,後來離婚,林庚白撫養五,六個孩子。1937年與林北麗在南京結婚 。
林庚白一度閉門讀書,研究詩詞,投身詩壇,曾被譽為中國一代詩人,他笑稱十年前論今人詩 ,鄭孝胥第一,我第二。倘現在以古今人來比論,那我第一,杜甫第二, 鄭孝胥還談不上。林庚白還潛心研究命理 ,尤愛占卜,曾預言袁世凱稱帝後燾命將終。著有人鑒一書內有預言章士釗入閣,孫傳芳入浙,林白水橫死,廖仲愷死於非命,皆應驗。曹聚仁說南社詩文 是具有龔自珍氣氛的詩文,林庚白即活着的龔自珍。柳亞子評價他的詩稱:庚白的詩,理想瑰奇而魅力雄厚,雖余亦愧謝弗如。當代抱殘守缺者,又足當其劍頭一啖耶?詩文著作有庚白詩存庚白詩詞集孑樓隨筆孑樓詩詞話,為南社健將





林庚白與夫人林北麗

 

 

 

 

 

 

 

 

書憤一首示秋葉兼柬仲挺
歌哭中原苦未休,九京無地與埋憂。微聞東海爭秦帝,多事新亭泣楚囚。把酒有時銷塊壘,磨刀何日快恩仇。只今世變虛相問,竪子成名貉一邱。

送別易園
敢詡新妝學畫蛾,江城揮手怨蹉跎。無多絮語匆匆別,有限花時寂寂過。棄我華年如逝水,托人心緒有微波。酒邊點檢臨歧淚,一種傷心可奈可。

書感二首
懺除綺語感生平,誰識臣心似水清。怪底孤山林處士,梅花不賦賦閑情。
移山敢矢效愚公,學畫蛾眉恐未工。蘭芷同根春不管,含情我欲問東風。

訪胭脂井
六代繁華事已陳,我來訪古一愴神。胭脂井底無情水,忍把江山換美人。

題莫愁湖
美人情性總温柔,對汝言愁始欲愁。為語鬱金堂上燕,雙樓莫傍水邊樓。

即席送秋葉歸閩兼示亞子,秋陸。
草長汀南鶯亂飛,綠波春水送君歸。當筵別有傷心處,酒淚無端欲浣衣。
鳳靡鸞吪事可傷,有人心緒托流黃。曉風殘月春無那,愁絕人間柳七郎。
可憐滄海尚橫流,平子何心賦四愁。盼到蘼蕪處處綠,與君同上杏花樓。
杯酒論交膽氣粗,鏡中珍重好頭顱。君看漢幟飛揚日,還記雄談慷慨無。

寄亞子海上即題其磨劍室詩集
刺船海上得吾師,覿面翻嫌相見遲。水是閑愁花是淚,寫來迸作斷腸詞。

月夜懷仲通
千里共明月,思君意未闌。寒梅花發好,莫作故園看。

以上急就外集

抵香港有感
羈縻自古亦稱州,易地華夷便不侔。慷慨吾思年少事,過江白盡故人頭。

廣九車中望香港   二首之一
高巖淺水遍人家,民力全窮土習奢。地有衰興邦豈與,猶云此土屬中華。

九龍輪渡
輪行如步海無瀾,碧水澄鮮作鏡看。送我東風微着力,年光將暖却輕寒。

以上《水上

庚白的死(林北麗)     麗白樓自選詩序(林北麗)     風風雨雨五十年(林北麗)     林庚白年表     


鄭孝胥   海藏樓詩  (二)     更多

鄭孝胥(1860 - 1938),號海藏。 1911年辛亥革命後以遺老自居,後致力參與溥儀復辟,1931年勸說溥儀前往滿州,與日本達成建立滿州國協議,又出任滿州國總理兼陸軍大臣,為後人詬責。 鄭孝胥寓居上海時,築有海藏樓,獨自居住,不携家眷。據林紓言,此樓乃取蘇軾惟有王城最堪隱 ,萬人如海一身藏。」詩意命名,故日後所編詩集,取名《海藏樓詩

 

 

 

 

 

 

 

 

 

 

 

 

 

 

 

 

 

 

 

 

 

 

 

 

 

 

 

 

 

 

 

 

 

 

 

 

 

 

 

 

 

相對於其他同光體詩人,鄭孝胥的詩論在實質上並沒有什麽不同。他曾在日記中抄錄吳之振宋詩選中的一段話:「」嘉 ,隆以還,尊唐黜宋,實未見宋詩,並不知唐詩也。(光緒十五年十二月初九 日日記)他尤其讚賞方孝孺論詩絕句:前宋文章配兩周 ,盛時詩律亦無儔。今人未識昆侖派,却笑黃河是濁流。認為非具正法眼者 ,烏能此道。(光緒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日記)不過對宋詩的推重,並未取消他對唐詩的敬意。鄭孝胥早年與其叔祖鄭世恭論詩 ,鄭世恭以天象比喻唐代詩人:謂 少陵如日;太白如月;摩詰如雲,隨地湧出;孟浩然如雪;高,岑如風;孟郊如霜,著人嚴冷,其氣肅殺;昌黎如雷;長吉如電;飛卿詩遠勝義山,在天虹也;盧仝,劉叉等雹也;自初唐至盛唐 ,如四傑諸公,五行二十八宿也。鄭孝胥補充說:韋蘇州之雅淡 ,在天為露;柳子厚之冲遠,在天為銀河;元,白霧也,能令世界迷漫。自宋以下,則不足擬以天象矣。」(光緒八年六月廿四日日記)這堶得注意的是最後一句 ,唐代詩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至少在那時仍要遠遠高於宋人。鄭孝胥一生詩體屢變,原因就在他的取徑相對說要寬些。在他看來,江西派的格局似乎小了些,僅學宋人或僅學唐人都不夠 。他曾告訴人作詩之道:今宜取唐人詩二家,宋人詩三兩家,國朝人一家,置案頭常看之,久又易之。(光緒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日記)

鄭孝胥集中佳作:

小廊
門掩餘寒綠盡生,小廊淨掃稱閒行。春陰庭角雲如墨,襯出江梅半樹明。

人日雨中
人日梅花空滿枝,閒愁細雨總如絲。臨江官閣畫欲暝,隔岸楚山陰更宜。逋客偶來能自放,翔鷗已下又何之。憑闌可奈傷春目,不似江湖獨往時。

息庵招同泛舟佟樓至八里臺
蕭然放棹入秋陰,得意秋林爾許深。雲水光沉波漸遠,蒲荷氣重暑難侵。低飛群燕如閒客,彌望高樓亦暮岑。一片夕陽紅到岸,莫將塵夢換詩心。

這些詩,均能融會唐,宋之界,而自成一家言。」(狄葆賢平等閣詩話)

唐代詩人,韋,柳並稱。鄭孝胥尊柳慕韋,尤其對韋應物沖漠淡遠的詩風頗為神往:平生夢韋柳 ,一字不能到。」(《答張君裁》)「平生一深念,異代愛隽永。」(《錄韋蘇州詩題後》)由雲龍稱海藏樓詩:「」如空谷幽蘭 ,雖乏富麗,殊饒馨逸。鄭孝胥詩造語生峭,清言見骨的一面出自柳,而意度簡穆,韻味淡遠的一面,顯然有陶,韋的影響。如:

吳氏草堂
雨後秋堂足斷鴻,水邊吟思入寒空。風情誰似楓林好,一夜吳霜照染紅。
水痕漸落霜漁汀,禿柳枝疏也自青。喚起吳與張子野,共看山影壓浮萍。

同季直夜坐吳氏草堂
一聽秋堂雨,知君病漸蘇。欲論十年事。庭樹已模糊。

陳衍見後,贊道:韋蘇州之獨憐幽草,蘇東坡之竹外桃花,不是過也。

韋,柳作詩,深受陶淵明影響。詩中月白風清的境界,與詩人光風霽月般的人格融為一體。鄭孝胥曾作書韋詩後,專論作者性情與創作的關係。(略)

鄭孝胥詩,雖以清寂淡遠著稱,但也時有風情駘蕩之作,如:

南京節署西園
風定平波寫綠條,却迎初日皺還搖。開窗驚散幽禽語,一夜春寒欲過橋。
當年弱冠過江初,雙檜婆娑略憶渠。猶有園丁諳故事,夕陽閒話沈尚書。

石遺室詩話載其年輕時所作絕句,淒戾緜邈之音,令人神往 。如:

渡江紀程云:益北岸轉處 ,有廟西向,門扃而鎖,門前垂楊一樹,搖落可憐,尚能掩映夕陽也。索筆題牆上曰:

誰見夕陽當古廟,伴他衰柳映江流。題詩我亦如飛鳥,極目長天春復秋。

又如居金陵一絕句:

江上飛花縈燕剪,門前細草斷羊腸。數聲題鴂春歸盡,一院風香白日長。

均仿佛倡導神韻說的王士禎詩,甚至近似元稹的言情之作。陳衍還認為前一首極似唐人小說夢遊錄中諸作

雖然鄭孝胥常把自己打扮成一個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不過在他的詩和日記中,依然清晰地留下了當年狎妓的記錄。他曾和坤伶金月梅同居,因怕有干清議,妨礙仕途,終於分手。其人其事,頗似唐人小說會真記的翻版。錢仲聯先生說:海藏樓詩,時有涉及梅花者,大半感金月梅而發。」鄭孝胥曾在摺扇中寫贈金月梅七律九章,以寄情思:

其三云:
收拾閒情懺少狂,自憐積習總難忘。樓中見月牽殘夢,江介尋梅觸暗香。塵劫墜歡殊黯黯,楚天回首轉茫茫。春來一種懷人味,不待箜篌始斷腸。
其七云:
一見能令萬恨消,今年端復得今朝。相逢夢續西樓雨,有信人歸歇浦潮。已為難言成脈脈,可堪輕別更迢迢。知君不是章臺柳,好向春風惜舞腰。
其八云:
吳楚相望苦寄書,重來執手轉憐渠。淚痕檢點三秋後,絮語纏綿一笑餘。似水流年年易去,將心比石石難如。司勳牢記尋春約,莫遣花枝照眼疏。

鄭孝胥編集時,此類詩盡行刪棄。儘管難逃薄倖之名,但詩却寫得哀感頑艷,纏綿悱惻,為時人所賞。如此艷遇,如此風情,絕不可能在一生寒苦的孟郊詩中出現。

中國近代文學叢書海藏樓詩集前言

鄭孝胥   紅梅四首

歲闌人意苦難春,春入枝頭最動人。已借風霜成爛漫,那教桃杏比精神。簷前索笑寒侵手,樓角尋詩雪滿身。欲識吳姫須秉燭,搖紅影堜w誰真。
濃香竟日繞房瓏,絕愛橫斜幾簇紅。疏幹自生畫本外,真花宜著鏡屏中。春回小閣詩初就,煖入朱脣笛未終。欲恐先開還易落,從渠帶醉倚霜風。
冷落詩人瘦不辭,風懷銷盡費維持。斷橋流水相逢地,絕代朱顏一笑時。夢到江南花艷艷,書來鄉國樹垂垂。眼明正覺吳誚n,莫為微赬訝玉肌。
一段幽光初破冷,數枝奇色已含胎。正效雪重終難壓,猛覺春酣只半開。酒醒乍驚翠羽墜,詞成便換小紅回。誰憐省識東重後,耿耿丹心獨未灰。

案:海藏樓詩集中之梅花詩,多數為其情婦金月梅而作,以寄意者也。金氏乃京劇界名伶,蘇州人,號雙清館,與海藏同居三,最後分手。

髯翁(洪肇平老師)曰:此四首誰為咏物詩,然寄意深遠,乃情詩中之最佳者也。有晚唐之餘韻,其透意之處,遠勝李義山之無題

洪肇平老師選講

海藏樓詩集


靳夢萍 (二)   近代著名粵劇撰曲家。   更多

 

 

 

 

 

 

 

 

 

 

驚夢   己未六月
垂淚還珠事可悲,東風無賴逐芳菲。黃鸝唱亂荼蘼意,霞靄推將朗月移。彷彿宵深花弄影,迷離陌外柳牽絲。乍驚原是華胥遇,猶誓相逢隔世時。

樑燕   己未閏六月
樑燕年年還舊壘,落紅飄舞玉雕欄。疏煙淡影縈迴賞,錦瑟冰絃意倦彈。三十功名隨水逝,幾番風雨惜花難。相逢盡是嬉春客,點染香塵襯馬鞍。

佳訊   庚午仲夏
前塵歷歷記悠悠,微醉酣嬉作浪遊。風裡杏花牆外柳,雲中桂魄汐餘鷗。銀鈴細碎輕輸意,秋水流波若蘊憂。飛絮欣聞終有附,青萍不復逐漪流。

贈歌手黃小姐   四韻
契闊死生血暴中,廿年遙別驀相逢。幾番疑懼黃粱熟,不盡餘哀熱淚溶。漫道有懷懷漸淡,雖云了恨恨偏濃。天涯夢覺知何世,子夜敲詩字字空。
一枕香銷夢未銷,當年研唱曉鶯嬌。破瓜纔是盈盈艷,芳息曾聞淡淡飄。飛上九天歌寄意,護歸長路緒如潮。何堪別後狂飊湧,珍重驚逢着墨描。   
(一枕香銷著名粵曲)
遊倦良宵夜伴歸,星稀露重月生輝。倚肩細語傳香息,執手無言蘊醉迷。可奈情懷誰慰解,不羈心態輒輕違。層雲遮斷如天壤,待散陰霾日漸西。
平生怕見女兒愁,况是研歌共小樓。故地裁牋皆漬淚,客鄉乏術可分憂。網羅未覆經先避,陷阱明張竟逼投。咫尺有如千萬里,由來蜜願最難酬。

羅馬懷古   歐遊雜詩外一章   甲子仲夏
廢墟殘照夕陽斜,剝落頹垣止暮鴉。千古興亡如夢幻,百年悲笑若烟霞。霸雄昔日翻雲雨,過客今朝吊廟衙。羅馬依然多暢鬧,誰思瞬眼又曇花。

無題
半生離亂影迷糊,億萬災黎任宰屠。何處桃源何處毁,每幢衙宇每幢污。有懷叵奈難舒展,賷恨毋教憤慨呼。翹首殘鄉無可戀,少年子弟老江湖。


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詩賦選

本站旨在弘揚和傳承源遠流長之中國文化,網頁內容或有轉鈔各名家著論。如有謬誤及冒犯著作權益,請即指正,自當修改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