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堂每月文學作品介紹    網站主頁   文學作品主頁


本月文學作品介紹: (2017年9月)   共 30 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汪元量 (四)   

汪元量,字大有,號水雲,自稱江南倦客,錢塘人。生於宋理宗淳祐六至十年(1246~1250)間一個儒而琴家庭。盛年以詞章給事宮掖,並以琴事謝太后及王昭儀。南宋末年,賈似道專政攬權,皇帝荒淫奢靡,不問民間疾苦,朝庭為小人把持,對外主和,假奏捷報,稱臣納貢,嚴苛重稅,國政日衰,最終元兵南驅直進。宋恭帝二年(1276),臨安失守,國亡。水雲隨三宮被擄北上,沿途所見,凡可喜,可歌,可泣,可驚者,均紀於詩中。其著名之組詩湖州歌九十八首,就是成於此時。留燕期間,數度獄中探視文天祥。後隨瀛國公出居庸關,至上都,輾轉赴內地。返大都以後,又以元世祖使者身份奉使代祀嶽瀆東海。至元二十五年(1288),乞歸,宋舊宮人等為詩詞送別。抵杭之後,又有湘蜀之行,後築湖山隱於西湖。約在元仁宗延祐四,五年間(1317,1318)以後去世。傳世有湖山類稿水雲集水雲詩水雲詞等。

亡國後    更多汪元量作品

(一) 記錄伴隨三宮旅北的生活實況

汪元量伴隨三宮赴燕之後,他的生活和南宋舊皇室的關係更加密切了,這時期他的生活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從他各時期的作品中,我們不但可以試著去還原他的生活狀況,也可以了解這一頁被史籍遺忘的南宋三宮覊北史 。三宮初到大都的第一階段,是備受元人的禮遇的。這在汪元量的作品中可以找到許多證據,

御宴蓬萊島云:
曉入重圍對冕旒,內家開宴擁歌謳。駝峰屢割分金碗,馬嬭時傾泛玉甌。

除了上述的御宴蓬萊島》外 ,從三宮抵燕之初,元主就經常在內宮以好酒佳餚設宴招待宋三宮。席間不但君王自己勸酒問勞,大元皇后也一同用餐,並設有樂人伶官獻藝作樂,可謂禮遇之至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七十至其七十九就有十次賜宴的詳細記載。其七十云:

皇帝初開第一筵,天顏問勞思綿綿。大元皇后同茶飯,宴罷歸來月滿天。

元主除了經常賜宴,以示歡迎,對三宮日常生活所需,無不周全的供應,平日裡也經常噓寒問暖。如《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三云:

每月支糧萬石鈞,日支羊肉六千斤。御廚請給蒲桃酒,別賜天鵝與野麇。麇查字

其七十一云:
第二筵開入九重,君王把酒勸三宮。駝峰割罷行酥酪,又進雕盤嫩韭蔥。
其七十二云:
第三筵開在蓬萊,丞相行杯不放杯。割馬燒羊熬解粥,三宮宴罷謝恩迴。
其七十三云:
第四排筵在廣寒,葡萄酒釅色如丹。并刀細割天雞肉,宴罷歸來月滿鞍。
其七十四云:
第五華筵正大宮,轆轤引酒吸長虹。金盤堆起胡羊肉,樂指三千響碧空。
其七十五云:
第六筵開在禁庭,蒸麋燒麂薦杯行。三宮滿飲天顏喜,月下笙歌入舊城。
其七十六云:
第七筵排極整齊,三宮游處軟輿提。杏漿新沃燒熊肉,更進鵪鶉野雉雞。
其七十七云:
第八筵開在北亭,三宮豐滿已恩榮。諸行百戲都呈藝,樂局伶官叫點名。
第七十八云:
第九筵開盡帝妃,三宮端坐受金梔。須臾殿上都酣醉,拍手高歌舞雁兒。
第七十九云:
第十瓊筵敞禁庭,兩廂丞相把壺瓶。君王自勸三宮酒,更送天香近玉屏。

其八十七云:
三殿加餐强自寬,內家日日問平安。大元皇后來相探,特賜絲紬二百單。
其八十四云:
三宮寢室異香飄,貂鼠氈簾錦繡標。花毯褥銴T萬件,織金鳳被八千條。

元人對宋人的禮遇尚不止此,對於投降的皇親宗室,甚至隨侍大臣都予以封官,籠絡其心。

其八十一云:
僧道恩榮已受封,上庠儒者亦恩隆。福王又拜平原郡,幼主新封瀛國公。

《元史・世祖本紀》至元十三年紀事云:「五月乙未朔,伯顏以宋主至上都,制授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大司徒,封瀛國公。」十五年正月紀事又云:「授宋福王趙與芮金紫光祿大夫 ,檢校大司農,平原郡公。」宋幼主被封為瀛國公及福王官拜平原郡,是二件大事,汪元量自然不能不記。

其八十又云:
一人不殺謝乾坤,萬里來來謁帝閽。高下受官隨品從,九流藝術亦霑恩。

汪元量是一名琴師,亦在九流藝術之中,自然也受到恩賞,所以他以眼見,耳聞,身歷其中的經驗,說出「宮衣屢賜恩榮重,御宴時開禮數寬。」(見《萬安殿夜直》),「天家賜予意無窮」(《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八)的話,言語之間隱含有無限的感恩之意。汪元量羈北期間,的確曾經仕元,(元)方回題汪水雲詩卷云:「黃金臺上翰林官,曾奉天香坐站鞍 。」具體的指出他所擔任的官職為翰林官。

王國維《書宋舊宮人詩詞,湖山類稿,水雲集後》贊成此說法,亦云:「然中閒亦為元官,且供奉翰林,其詩具在,不必諱也。《湖山類稿》二有《萬安殿夜直》詩云:「金闕早朝天子聖(天表近),玉堂夜直月光寒 。」《水雲集》中有《送初菴傅學士歸田里》一首云:「燕臺同看雪花天 ,別後音書雁不傳。紫閣笑談為職長,彤圍朝謁在班前。」稱嚴為為職長,則汪亦曾為翰林院官。(《觀堂集林・卷廿一》王氏云「稱『嚴』為職長句 ,應誤,蓋元量此詩明寫送傅初菴而作。王國維另有《湖山類稿,水雲集跋》一文,文中則作又稱『傅學士』為職長,方確。」)又有《南歸後答徐雪江》一首曰:「十載高居白玉堂 ,陳情一表乞還鄉。孤雲落日渡遼水,匹馬西風上太行。行橐尚留官裡俸,賜衣猶帶御前香。」只今對客難為說,千古中原話柄長。所云高居白玉堂,亦指翰宛也 。」這似乎成為一種共識了。

即使是持著「他的思想裡始終隱藏著對故國的忠心,他跟隨著幼主過著俘虜的生活,這不能算是仕元。」立場的楊樹增,也不得不同意「汪元量作為瀛國公的文學侍臣 ,元朝很可能封他為翰林官。」(詳楊樹增汪元量祖籍 ,生卒,行實考辨)

但是,關於汪元量仕元的動機卻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值得在此一併提出討論。史樹青說他是「懷着非常的願望,自請同行。」「一方面要了解元朝在北方的统治情況 ,另方面則是乘機報仇。」(《愛國詩人汪元量的抗元鬥爭事跡》)所謂「自請同行」,和史實不符 ,並不能接受。(上述記錄三宮北上的歷史真相一段,曾引史實證明汪元量是在被遣之列。)程亦軍認為「仕元不過是他是於策略步驟上的考慮 ,為的是養精蓄銳,伺機復仇。」(《論愛國詩人汪元量及其詩歌》)此說繼承了史樹青的說法,但,都無可靠的史實可證 ,並未受到汪元量研究者的支持。(此說所根據的是(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的說法,該書云:「世皇聞其善琴 ,召入侍,鼓一再行,駸駸有漸離之志,而無便可乘也。」蒐錄於《增訂湖山類稿》,附錄一,(汪元量研究資料彙輯)但 ,此說晚出,屬於傳聞軼事的成分較重,沒有其他史實的支持,有失牽强。楊樹增《汪元量祖籍,生卒,行實考辨》「北上動機與仕元問題」,對此有詳細的辯駁 。)孔凡禮以為,站在元人的立場是為了「羈縻舊朝君臣之心,示新朝寬大之政而已」;站在汪元量的立場 ,則是「以元官為掩護,有便於訪慰文天祥於縲絏之中,有便於周旋宋太皇太后謝氏,皇太后全氏,幼主趙,福王與芮之間。」前者和楊積慶「元人對宋室的禮遇」意見相同 ,後者和楊樹增的「與亡國之君共患難」之說很接近,都比史樹青,程亦軍的伺機復仇之說合理。(除此之外 ,章楚藩《略論愛國詩人汪元量的詩歌》雖然指出「在元雖任翰林院官,卻另有其用心隱衷」,但因無具體說出原因,此處不予討論。)由上述各家的說法看來 ,個人以為,汪元量的仕元是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下造成的,並不能以論斷一般「貳臣」的行為來看待。楊樹增就明白的表示「元人的强迫性封賜 ,也無損於他的聲譽」。

誠如上所言,宋三宮初到大都時,元人基於「緩和民族矛盾,穩定統治出發」,的確是相當禮遇他們。但,事情後來卻有了很大的轉變。《宋史・文天祥傳》云: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有閩僧言土星犯帝坐,疑有變。未幾,中山有狂人自稱「宋主」,有兵千人,欲取文丞相。京城亦有匿名書,言某日燒蓑城葦 ,率兩翼兵為亂,丞相可無憂者。時盜親殺左丞相阿合馬,命撤城葦,遷瀛國公及宋宗室開平。

元人為了防止上述的叛變發生,於是決定把故宋宗室及其大臣先遷移至上都。《元史・世祖本紀》亦有詳細的記載,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乙未紀事云:

中書省臣言:「平原郡公趙與芮、瀛國公趙、翰林直學士趙與票,宜並居上都。」帝曰:「與芮老矣,當留大都,餘如所言。」繼有旨,給瀛國公衣糧發遣之,唯與票勿行。

後來,元人再度把他們遷至內地,《元史・世祖本紀》至元二十一年二月紀事云:

遷故宋宗室及其大臣之仕者於內地。

以上《宋史》及《元史》的記載,在《續資治通鑑》中均有綜合的說明,可備參考。而當時汪元量就是以「授瀛國公書」的教師身分,(《續資治通鑑・元紀》至元二十五年十二月紀事云:「先是宋供奉汪元量 ,從三宮入燕,授瀛國公書」)伴隨瀛國公由大都出關至上都,又輾轉赴內地,開始旅燕期間第二階段的生活。楊樹增《汪元量祖籍,生卒,行實考辨》所說 ,可作為汪元量為什麽隨行的補充說明。他說:「聶守貞《讀水雲丙子集》云:「錫宴屢陪蓬島客」,知元朝仍允許元量繼續侍奉宋三宮 ,並常陪三宮參加賜宴,元量《湖州歌》中十筵的詳盡描寫也說明了這一點。這時的元量,已由舊時主要侍奉謝太后改為主要奉侍宋幼主趙了。元量有《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瀛國公歸寓府》詩 ,其《湖州歌》中有『自把詩書授國公』句,都可證。」(楊樹增所舉二詩分別見《增訂湖山類稿》)

當時隨著宋幼主被遷上都,內地的人還有哪些呢?《開平》有「母子鼻酸辛,依依自相守。」句,孔凡禮據此定全太后亦在被遣之列(《汪元量事跡紀年》),王國維《書宋舊宮人詩詞 。湖山類稿,水雲集後》據《天山觀雪王昭儀相邀割駝肉》一詩,證明王昭儀亦從少帝北行。(見《觀堂集林》)除此之外 ,汪元量《陰山觀獵和趙待制回文》,《酬方塘趙待制見贈》亦作於塞外時,可知趙待制也在隨侍之列。(汪元量《酬方塘趙待制見贈》有「十年心不展 ,萬里意何如。・・・・・・・吾曹猶未化 ,爛醉且穹廬句。穹廬又叫氈帳,即蒙古包,是塞外特有的景致 ,從汪元量的詩句看來,此地所寫乃他和趙待制的共同經驗。)趙待制究竟是誰呢?若由前面所引三史書的記載看來 ,此趙待制似乎是趙與芮。王國維《書宋舊宮人詩詞,湖山類稿,水雲集後》卻有不同的見解,他說:

「此趙待制即趙與票。《元史・世祖紀》謂惟與票不行,與票當是與芮之訛。世祖憐與芮年老,而於與票無言,不應反遣與芮而留與票。且其官稱翰林直學士 ,或稱待制,皆入元後之官。(元)閻復撰《趙與票墓誌銘》云:至元十四年,公以驛來朝,自是入翰林為待制,為直學士,則待制,直學士,皆與票所歷官。又《水雲集》別有《酬方塘趙待制見贈》一首 ,末云「吾曹猶未化,爛醉且穹廬」 亦係塞外之作。合此數詩觀之,則在上都者,實為與票,福王(與芮)蓋未嘗行也。」

孔凡禮「編年」亦引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十二《翰林學士嘉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趙公(趙與票)行狀》,證明趙與票於至元十六年,已入翰林為待制 ,認為汪元量詩中所提的趙待制就是趙與票。(《陰山觀獵和趙待制回文》之編年,卷三,頁八六。《續資治通鑑》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九月紀事則云:「詔宋宗臣鄂州教授趙與票赴闕 。與票入見,言宋敗亡之故,悉由誤用權奸,詞旨激切,帝為之感動,即授翰林待制。」(卷一八三,頁一零二六)時間與《翰林學士嘉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趙公(趙與票)行狀》不同 ,但,可以確定的是趙與票北上之後即入翰林為待制,所以隨宋幼主赴內地的應是趙與票才對。)他又據元程鉅夫《楚國文憲鄰雪樓程先生文集》卷二十五《趙方塘學士哀辭》云 「方塘乃趙與票之號」,更加肯定王國維之說的可信性。(孔凡禮又云:王氏(王國維)謂與芮未嘗行 ,然以平原郡公趙福王挽章》「南冠流遠路之句觀之 ,疑與芮亦赴上都及內地,王氏殆未細考。」個人以為「流遠路」亦可解釋為從臨安遠羈燕京之辛苦 ,該句未必可作為赴上都及內地充分且必然的證據。除此之外,在汪元量的其他詩中無法再找到趙與芮前往上都及內地的直接證據;且本論文乃就汪元量詩中所記實敘事可考者言之,不是作該事件的詳細考證 ,所以並不去追究趙與芮是否在被遣之列,僅在此提出孔凡禮的猜測,以備一說。《說明見汪元量事跡紀年》

至於謝太皇太后是否亦在被遣之列,王國維《書宋舊宮人詩詞,湖山類稿,水雲集後》以為她尚留在大都,孔凡禮則並未作說明。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先確定謝太皇太后究竟是死於何時 ,是否可能在被遣之中。《續資治通鑑》至元二十六年紀事,謂謝枋得被執至燕時,曾問太后攢所,(「攢所」又稱「攢宮」,是古代天子暫時停棺的地方 ,此地代指謝太皇太后歸葬處。)可知在這之前太后已逝;但是,其逝世的正確年分是何時,則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宋史》云:謝太皇太后入燕後,「越七年終 ,年七十四」(理宗謝皇后傳)。《宋季三朝政要》亦云:「至燕七年而崩」。謝太皇太后是在德祐二年(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北上 ,聯繫二者的記載,則太后應卒於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王國維《書宋舊宮人詩詞,湖山類稿,水雲集後》則主張太后死於至元二十二年(一二八五),並未說明所據之資料,不足為信 。孔凡禮則據《南嶽道中》「三宮萬里知安否,何日檀圞把壽觴之句」,以為元量降香時謝太皇太后尚在,定其約逝於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再聯繫他對太后生年的推測,(有關謝太后生年的推測詳見《太常引・四月初八日慶六十》及《婆羅門引・四月八日謝太后慶七十》 。其卒年的推測,則見《汪元量事跡紀年》)則太后得年八十。因此,他將《太皇謝太后挽章》與《女道士王昭儀仙游詞》,《瀛國公入西域為僧號木波講師》,《平原郡公趙福王挽章》及《全太后為尼》放在一起 ,認為都是在汪元量降香回大都以後的作品。個人在搜羅各類資料時,無意間發現鄭思肖《德祐謝太皇北狩攢宮議》有「德祐六年(至元十七年・一二八零)太歲庚辰三月十三日太皇太后崩於北狩行宮的記錄」,年 ,月,日記載詳細,頗具參考價值,兹再引幾項事實證明此說的可信度。第 一,《宋季三朝政要》記載三宮北上時曾說「太皇太后以疾留大內・・・・・・・・・太皇太后臥病 ,主者自宮中舁其床以出,衛者七十人從行。」由此可知,太后北上之時(一二七六),必已重病在臥;那麽,鄭思肖說她在至元十七年(一二八零)逝世 ,是很有可能的。第二,再聯繫宋幼主被遣上都及內地之史實,既然元世祖曾說「與芮老矣,當留大都」,為何不及老病之謝太后;由此可見,謝太皇太后必在這之前已逝世 。第三,觀察汪元量羈北的作品,除了《太皇謝太后挽章》及《南嶽道中》二者外,不再有太后的相關記錄。且「三宮萬里知安否,何日檀圞把壽觴」詩句中之「三宮」很可能只是概稱 ,並不一定非要包括謝太皇太后在內。所以,太后很可能是在入燕五年後就已經逝世了,並未在被遣之列。

根據上述的推測,瀛國公,全太后,王昭儀及趙與票等一行人,大約於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前往上都,二十一年(一二八四)又前往內地。上都在大都之北,就是汪元量詩中所寫的開平 ,也就是在今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元世祖於中統元年(一二六零)三月辛卯在此即位,中统四年(一二六三)五月戊子將其陞為上都。(元世祖即位開平及開平陞為上都之事 ,併見《元史・世祖本紀》)所謂的「內地」,是相對之下的說法,指的是居延,天山諸地。孔凡禮說:「上都在今內蒙古之東 ,居延在今內蒙古之西,天山距居延較近。二者距上都遙遙數千里,較之上都,大都,誠可謂內地。」由汪元量此時期作品的詩題,可知他們出居庸關,離開大都,前往上都及內地途中 ,一共經過了長城外,寰州,李陵臺,蘇武洲,居延,昭君墓,天山,草地及陰山等地,至於所到的先後順序,孔凡禮以為「自《長城外》至此詩《草地寒甚,氈帳中讀杜詩》十一詩 ,作於遣往上都及內地期間。原書編次,不易理解,熟先熟後,有待考證。」(《草地寒甚,氈帳中讀杜詩》之後的編年說明。孔氏所謂的十一詩包括有《長城外》 ,《寰州道中》,《李陵臺》,《蘇武洲顫房夜坐》,《居延》,《昭君墓》,《開平雪霽》,《天山觀雪・王昭儀相邀割駝肉》,《草地》,《開平》,《草地寒甚 ,氈帳中讀杜詩》等首。其實《出居庸關》,《陰山觀獵・和趙待制回文》及《酬方塘趙待制見贈》也都是此一時期的作品。)

這真是一段漫長的行程,其艱困可想而知,對南宋的皇室宗親而言,比起初到大都時受到元人禮遇的生活,簡直是天壤之別。而其艱困生活的描述,均可在汪元量的作品中找到蛛絲馬跡 。上都及內地,相當於今天中國的極北及極西地區,相較於大都,緯度高,平常天氣已經涼爽許多,冬天裡氣候更嚴寒;若再與江南温和的天氣比較,簡直可以冰天雪地來形容 。因此汪元量在許多作品中都提到這個事實。《寰州道中》云:

窮荒六月天,地有一尺雪。孤兒可憐人,哀哀淚流血。書生不忍啼,尸坐愁欲絕。鼙鼓夜達明,角笳競於邑。此時入骨寒,指墮膚亦裂。萬里不同天,江南正炎熱。

六月天裡,此地卻積雪一寸深,嚴冷寒峻 ,這絕對是事實。根據劉昭民《中國歷史上各朝代之氣候及其變遷情形》的研究,稱元代為「霜雪連年,屬於寒冷氣候時期」,他說:「在元代的九十一年中,並無任何《冬無雪》和《冬無冰》的氣候,反之《夏霜》,《夏雪》的年數在每百年中所佔的比率在中國歷史上卻最高・・・・・・・・在元代的九十一年中共有十五年之多。」根據他所引用的歷史紀載,這種可怕的氣候現象,大都出現在北方,和江南温暖的天氣有天壤之別,所以汪元量會發出「萬里不同天,江南正炎熱」的聲音。《草地寒甚,氈帳中讀杜詩》云:

炎天冷如冰,磧地不生草。我馬跑砂石,我飢面蒼昊。人馬不相離,凍死俱未保。何當回白日,陰雲盡一掃。

寒冷的天氣使他的頭腦更清楚,時常想起三宮遭受到的不人道的折磨,同時,喪國的恥辱也隨著北風的呼嘯隱隱作痛。所以他會萌起早早見到白日的企盼,而這「白日」卻又象徵著對故國無限的追思。《蘇武洲顫房夜坐》云:

明發啟帳房,冷風迸將入。飢虜傍人飛,瘦馬對人立。禦寒挾貂裘,蒙頭帽氈笠。淒然絕火煙,陰雲壓身濕。賴有葡萄醅,借煖敵風急。

《開平》云:

冷霰撒行車,呻吟獨掃首。須臾大如席,風卷半空走。母子鼻酸辛,依依自相守。書生倒行囊,沽來一尊酒。暫時借温和,耳熱豈長久。萬木舞陰風,言語冰在口。氈房耿無眠,兀兀聽刁斗。

夏日裡尚且是積雪一寸深,到了冬天,此地更是完全籠罩在風雪中,雪大如席,風卷狂沙,對於慣於深宮享受的宋廷宗室而言,如何不辛酸淚流?於是也只能借著斗酒,獲得短暫的温暖。除此之外,「一月不梳頭,一月不洗面」的骯髒齷齪生活,似乎也成了家常便飯。

《草地》云:

齷齪復齷齪,昔聞今始見。一月不梳頭,一月不洗面。飢則嚼乾糧,渴則啖雪片。困來臥氈房,重裘頗相戀。故人衣百結,蟣蝨似珠串。平明獵陰山,鷹犬逐人轉。呱呱凍欲僵,老娃淚如霰。忽有使臣來,宣賜尚方膳。

戴仁傑《題汪水雲詩卷》云:「履霜中野元無怨,齧雪陰山只自憐。」可以說是對汪元量伴隨宋室歷經風霜的高度讚許。但是,諸如天冷,穿不暖;身臭,無法沐浴;飢渴,嚼乾糧,啖雪片;夜來與蟣蝨為伴等等的生活,非身歷其境者如何知道其中苦楚,又豈足為外人道也?汪元量《南歸對客》云:「北行十三載,癡懶身羈孤。勒馬向天山,咄咄空踟躕。窮陰六月內,白雪飛穹廬。冷氣刺骨髓,寒風割肌膚。飢餐棗與栗,渴飲酪與酥。棄置勿復言,言之則成迂。」詩雖作於南歸之後,言外之意,對過去那一段苦日子,似乎仍心有餘悸。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研究生黃麗月《汪元量詩史研究》


汪元量  湖山類稿》選(一)

居擬蘇武四首

其一
棠棣本同根,芳葩亦相聯。誰謂忽遠役,懷抱無由宣。況我骨肉親,與子枝葉連。昔為雙飛遄A今為孤飛鳶 。徘徊復彷徨,感激涕泗漣。道路阻且遠,四海霏塵煙。鶺鴒恐失羣,遶樹何翩翩。我有一斗酒,可以同笑言。去去從此辭,努力雲中鞭。
其二
黃鶴一遠舉,千年方始歸。眾鳥念其羣,哀鳴亦相依。彼美雙鴛鴦,一旦生乖離。幸有盈尊酒 ,聊以與子違。請歌遠遊吟,慷慨聲以悲。清商咽絲竹,激烈愴復悽。行人不可留,萬里將何之。念子日已遠,會念未有期。俯首長歎息,淚下沾我衣。安得生羽翰,與子成雙飛。
其三
結髮為新婚,恩愛將匹儔。歡樂殊未已,征夫忽西遊。中夜起彷徨,仰視天漢流。眾星正縱橫,皓月澄中州 。明發臨古道,古道何悠悠。生死從此辭,握手淚不收。勉哉惜芳姿,毋使懷百憂。丈夫抱赤心,婦女安可留。
其四
皎皎雲間月,灼灼我室閭。酣歌美長夜,清輝麗高隅。征夫許報國,將使萬里途。是時吹寒風,晨起驅行車 。仰視天文乖,俯視長江殊。良友惜遠別,執手相踟E。清時不屢好,嘉會難再娛。萬里一失所,中道將何如。願子著明誓,善保千金軀。

《詩淵》第二十二冊引宋汪元量《水雲詩》。

【編年】《文選》卷二十九載蘇武《詩四首》 。此四詩模仿痕迹宛然,立意遣辭與原作甚相似。當作於早期,其時或在理宗末。

月夜擬李陵詩傳三首

其一
清時難再得,離別安可留。出門望西北,欲往還綢繆。俯視長河奔,方舟激中流。驚波一何駭,返顧令人憂。天風吹枯桑 ,日暮寒颼颼。何當從此別,送子狐白裘。
其二
嘉會不可再,聚散空彷徨。臨流歌長吟,送子遊遠方。悲風來天末,圓月流景光。行人駕言邁,令我結中腸。豈無一尊酒 ,與子發慨慷。
其三
河梁日將暮,遊子安所從。執手古路側,征裾飄長風。行行忽已遠,眇若孤飛鴻。人生非松喬,代謝自有終。長當崇令名 ,赤心以為忠。

永樂大典卷八百九十八詩字韻引湖山類稿,王國維輯(見北京圖書館藏王國維校跋鮑本湖山類稿水雲集)

【編年】文選卷二十九載李陵與蘇武三首。此三詩與原作立意遣辭甚相似 ,模仿痕迹宛然。元量當作於其創作早期,其時或在理宗末。

亡宋宮人分嫁北匠
皎皎千嬋娟,盈盈翠紅圍。輦來路迢遞,梳鬟理征衣。復采鴛鴦花,綴之連理枝。憂愁忽已失,歡樂當自茲。君王不重色,安肯留金閨。再令出宮掖,相看淚交垂。分配老斵輪 ,强顏相追隨。舊恩棄如土,新寵豈所宜。誰謂事當爾,苦樂心自知。含情理金徽,煩聲亂朱絲。一彈丹鳳離,再彈黃鵠飛。已恨聽者少 ,更傷知音稀。吞聲不忍哭,寄曲宣餘悲。可憐薄命身,萬里榮華衰。江南天一涯,流落將安歸。向來承恩地,月落烏衣啼。

湖山外稿

【校】永樂大典卷三千零四引湖山類稿》 ,有此詩。題目「亡宋」之「亡」原缺,據《大典》補。《大典》「理金徽煩聲。鮑校:吳本知音。吳本 ,鮑本烏夜夜烏大典鳥夜疑為之誤。丹鳳離原作,今從大典鮑本。

【編年】湖州歌其八十二有其餘宮女千餘箇 ,分嫁幽州老斵輪句,此詩即具體寫其事,詩作於至元十三年(公元一二七六)入燕之初。

幽州秋日聽王昭儀琴
瑤池宴罷夜何其,拂拭朱絃落指遲。彈到急時聲不亂,曲當終處意尤奇。雪深沙磧王嬙怨,月滿關山蔡琰悲。覊客相看默無語,一襟愁思自心知。

【校】《詩淵》第八冊引此詩 ,題無「幽州秋日四字。

【編年】詩題及秋日 ,此詩當作於至元十四年(公元一二七七)秋。

秋日酬王昭儀
愁到濃時酒自斟,挑燈看劍淚痕深。黃金臺隗少知己,碧玉調湘空好音。萬葉秋風孤館夢,一燈夜雨故鄉心。庭前昨夜梧桐語(雨),勁氣蕭蕭入短襟。

《詩淵》第五冊引此詩,題無「秋日」二字;鮑本《水雲集》亦無「秋日」二字 。鮑本《水雲集》「隗」作「愧」,「湘」作「將」。

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瀛國公歸寓府。
春事闌珊夢堨臐A他鄉相見淚空流。柳搖楚館牽新恨,花落吳山憶舊游。渴想和羹梅已熟,饑思進飯麥初收。瀛洲歸去琅左齱A月朗風薰十二樓。

【校】鮑本《水雲集》題無「月下待瀛國公歸寓府九字原作,今從吳本 。吳山在杭州。

【編年】春事闌珊,又歷一年 ,此詩當作於至元十六年(公元一二七九)春。

文山丞相丙子自京口脫去,變姓名作清江劉洙,今日相對得非夢耶。
昔年變姓走淮濱,虎豹從橫獨愴神。青海茫茫迷故國,黃塵黯黯泣孤臣。魏睢張祿夢中夢,越蠡陶朱身後身。今日相看論往事,劉洙元是姓文人。

【校】末句原作,今從鮑本。

此詩原次送張舍人從軍後,讀文山詩稿前 ,編次有誤。據詩題今日相對,詩今日相看,時文天祥尚在 。此詩當作【 編年】於至元十七年至十九年(公元一二八零至一二八二)文天祥就義前三年間。

讀文山詩稿
一朝禽瘴海,孤影落窮荒。恨極心難雪,愁濃鬢易霜。燕荊歌易水,蘇李泣河梁。讀到艱難際,梅花鐵石腸。

【校】王國維校:永樂大典詩字韻有此詩 。案,今影印本永樂大典無此詩。

【編年】據原書編次 ,此詩當作於至元二十二年(公元一二八五)。

太皇謝太后挽章

其一
羯豉喧吳越,傷心國破時。雨闌花灑淚,煙苑柳顰眉。事去千年速,愁來一死遲。舊臣相弔後,寒月墮燕支。
其二
大漠陰風起,覊孤血淚縣。忽聞天下母,已赴月中仙。哀樂浮雲外,榮枯逝水前。遺書乞骸骨,歸葬越水邊。

【編年】元量南嶽降香南嶽道中詩 ,有三宮萬里知安否之句 ,其時謝后尚在。此詩有忽聞天下母句 ,疑謝后逝時,元量在降香途中。此詩當作於至元二十三年(公元一二八六)。

南嶽道中

其一
南嶽陰陰松道涼,又騎站馬望荊襄。山中老柏滴寒翠,江上危峯撐夕陽。昔往不堪經灩澦,此行重得看瀟湘。三宮萬里知安否?何日檀
欒把壽觴。
其二
夜來大醉別衡陽,今日長吟下楚湘。翠藻青苹魚市井,白蘋紅蓼雁家鄉。江雲起處濛濛濕,山雨來時陣陣涼。歌枕不禁肝肺熱,汪然涕淚惜興亡。

《詩淵》第十一冊引宋汪元量《水雲詩》。

【編年】 據現有材料,汪元量凡三次入湘。一為奉命降香,二為南歸杭州後。詩中三宮萬里云云 ,說明幼主尚未赴吐蕃,全太后尚未為尼,太皇太后謝氏尚未死。此二詩作於降香時。方回(虛谷)題汪水雲詩卷曾奉天香坐站鞍之句 ,此詩云及站馬,亦為作於降香時之證 。蓋南嶽衡山,為五嶽之一,在必祀之列。詩當作於至元二十三年(公元一二八六)。若作於南歸後,則與三宮萬里云云不符 。又,元量南嶽降香,當由蜀入,昔往句約略透露此種情況 ,故次二詩於此。

女道士王昭儀仙游詞
吳國生如夢,幽州死未寒。金閨詩卷在,玉案道書閑。苦霧蒙丹旐,酸風射素棺。人間無葬地,海上有仙山。

【編年】據原書編次,此詩當作於至元二十四年(公元一二八七)。

平原郡公趙福王挽章
大王無起日,草木盡傷悲。生在太平世,死當離亂時。南冠流遠路,北面幸全屍。舊客行霜霰,呼天淚濕麾。

【校】吳本。鮑本水雲集》「

【編年】
元史世祖紀至元二十四年元月丙辰 紀事:以趙與芮子孟桂襲平原郡公。與芮乃趙福王 ,入元封平原郡公,已見前。與芮之卒,當在此前不久。詩當作於至元二十四年(公元一二八七)。

文山道人事畢壬午臘月初九日
厓山禽得到燕山,此老從容就義難。生愧夷齊尚周粟,死同巡遠只唐官。雪平絕塞魂何往,月滿通衢骨未寒。一劍固知公所欠,要留青史與人看。

【校】鮑本水雲集》詩題作《生挽文丞相》 ,題下註謂此詩原本《水雲集》不載 ,今據吳氏繡谷亭本補錄。

【編年】此當為追輓之辭。據原書編次,當作於
至元二十四年(公元一二八七)或二十五年(公元一二八八)。

瀛國公入西域為僧號木波講師
木老西天去,袈裟說梵文。生前從此別,去後不相聞。忍聽北方鴈,愁看西域雲。永懷心未已,梁月白紛紛。

【編年】元史世祖紀至元二十 五年十月紀事:瀛國公趙學佛法於土番。此詩作於至元十五年(公元一二八八)。

全大后為尼
南國舊王母,西方新世尊。頭顱歸妙相,富貴悟空門。傳法優婆域,誦經孤獨園。夜闌清磬罷,趺坐雪花繁。

【編年】元史世祖紀至元二十 八年十二月已巳紀事:宣政院臣言:宋全太后,瀛國公母子已為僧,尼,有地三百六十頃,乞如例免徵其租。從之。以全太后,趙並提,是全太后為尼與趙學佛法於吐蕃,當為同一時事。此詩當作於至元二十 五年(公元一二八八)。


水雲詞 (彊邨叢書本)    

醉歌十首   賈魏公府三首   杭州雜詩和林石田二十三首   送琴師毛敏仲北行三首   湖州歌九十八首   越州歌二十首   亡宋故人分嫁北匠

詩人汪元量簡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後)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雲,亦自號水雲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於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後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後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生平

  汪元量出生在一個琴而儒的大家庭中。年輕時,因精於彈琴作畫、寫詩填詞,“以詞章給  汪元量事宮掖”,成為供奉內廷的琴師,侍謝太後(理宗之後)和王昭儀(度宗之嬪),並與柴望(著有《秋堂集》)、馬廷鸞(著有《碧梧玩芳集》)等有交往。
  德祐二年(1276)宋廷降元,元世祖詔三宮北遷大都。汪元量以宮廷琴師身份隨太皇太後北行,“杭州萬裡到幽州”,親眼目睹了南宋奉表降元的悲慘一幕,也親身經曆了三宮北上、燕京生活,由此寫下了《醉歌》、《越州歌》、《湖州歌》等具有強烈紀實性的詩史作品,以獨特的視角記錄宋元更替時期的真實事件,以補史書之不足。
  文天祥兵敗被執,囚於大都,汪元量曾屢至囚所探視。文天祥為汪元量集杜甫詩句,成《胡笳十八拍》,並為元量作品作序。汪元量寫了《妾薄命呈文山道人》、《生挽文丞相》等詩,勉勵文天祥儘節。在文天祥壯烈殉國後,他又作了《孚丘道人招魂歌》九首,形式模仿杜甫的《同穀七歌》,為文天祥招魂。
  汪元量伴隨三宮在北方生活了十三年,期間常出席元主舉行的各種筵席,並以琴名於大都,受到元主的特彆恩遇。他還授瀛國公趙顯詩書,曾出仕翰林院,奉命降香。至元二十五年(1288)以後,太皇太後、王昭儀仙逝,十八歲的瀛國公趙顯入吐蕃學佛法,其母全太後入正智寺為尼,他守候的宋室王族分崩離析,此時汪元量毅然決然地上書太祖請求南歸,至元二十五年(1288)終得黃冠歸,自號水雲子。南歸後,他組詩社,過瀟湘,入蜀川,訪舊友,後於錢塘築“湖山隱處”,自稱“野水閒雲一釣蓑”。據傳他行蹤飄忽,被時人稱為“神仙”,終老山水。

入道原因

  其一、元初道教受到帝王的推崇,社會地位頗高,道士的生活比較優越,生活方式比較自由,以道士身份南歸對於一位宋室舊臣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其二、汪元量一向認為自己是漢族儒生,以全真教為代表的道教中兼容的儒家思想正好可以使汪元量在道教信仰中保留自己儒家的印記。而其中的遺民情懷也正好滿足了汪元量的心理需求,滿足他精神上的某種歸依感。
  其三、蒙元民族的統治,曾一度使漢族儒生處境艱難,並對漢族文化的傳承產生了很大的消極作用。而道教是漢族文化相對比較純淨的留存之處,道教中民族文化的因素就成了他最終入道的又一原因。

文學創作

  汪元量的友人李玨跋元量所撰《湖山類稿》,稱元量“亡國之戚,去國之苦,艱關愁歎之狀,備見於詩”,“亦宋亡之詩史”。“宋亡之詩史”,是汪元量詩的主要特色。《醉歌》10首中,“聲聲罵殺賈平章”,揭露賈似道之流荒廢政事,貽誤國家的罪惡;“侍臣已寫歸降表,臣妾簽名謝道清”,直呼最高當權者太皇太後謝氏之名,痛斥她率先投降的可恥行徑,滿腔悲憤,不愧史筆。《越州歌》20首,描述了元兵南下時半壁河山遭受蹂躪的慘象:“東南半壁日昏昏,萬騎臨軒趣幼君。三十六宮隨輦去,不堪回首望吳雲”;“一陣西風滿地煙,千軍萬馬浙江邊。官司把斷西興渡,要奪漁般作戰船”。亡國之痛,悲歌當哭。又有《湖州歌》98首,從“丙子正月十有三,撾□伐鼓下江南,皋亭山下青煙起,宰執相看似醉酣”寫起,以七絕聯章的形式,依次記述“杭州萬裡到幽州”的所曆所感、所見所聞:“北望燕雲不儘頭,大江東去水悠悠。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南四百州”;“兩淮極目草芊芊,野渡灰餘屋數椽。兵馬渡江人走儘,民船拘斂作官船”。景真情摯,非有切身感受者不能道。《湖州歌》、《越州歌》、《醉歌》是汪元量“詩史”的代表作。其深度和廣度都超出其他宋遺民同類的詩。它記述的史實,往往能補史籍之所未及。
  汪元量南歸後,寫了不少詩來反映人民在元朝統治下所過的痛苦生活,如《錢塘》“平蕪古路人煙絕,綠樹新墟鬼火明”,《興元府》“官吏不仁多酷虐,逃民餓死棄兒孫”等,可以看成是“宋亡詩史”的一部分。
  汪元量早期創作《居擬蘇武》四首、《月夜擬李陵詩傳三首》,立意、謀篇、遣辭都模仿古詩《李陵與蘇武詩》、《蘇武詩》,痕跡過於顯露。元兵南逼,國勢飄搖,他的詩融入了時代的內容,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師法杜甫,模仿杜甫的秦州體,自認為"篇篇妙入神"(《杭州雜詩和林石田》),頗有心得。他在顛沛困頓之中,進一步領悟到杜詩“句句好”(《草地寒甚氈帳中讀杜詩》)。他在大都所作《黃金台和吳實堂韻》中寫道:“君臣難再得,天地不重來”,感到大勢已去而又執著地眷戀故國;在《平原郡公趙福王挽章》中寫“南冠流遠路,北麵幸全屍”,聲討元統治者虐待宋宗室。這些詩作繼承了杜甫的沉鬱,而又有他自己那個時代所賦予的蒼涼和悲憤。他為挽文天祥而作的《浮丘道人招魂歌》,則學杜甫的《同穀七歌》,深得其章法。南歸後寫的山水詩,偶有明快之筆,但大多數是抒寫寂寞哀愁心情的,如“孤舟行客愁無那,十二峰前十二灘”(《夔門》)。還有一些詩則受江湖派的影響,意境幽窄。
  以“德祐之變”為界限,汪元量的詞可以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的主要內容是描述宮廷生活。如〔鶯啼序〕《宮中新進黃鶯》寫黃鶯的伶俐,〔漢宮春〕《春苑賞牡丹》寫牡丹的嬌媚 ,曲儘物態,頗有情致。〔失調名〕《宮人鼓瑟奏霓裳曲》寫宮人的哀怨。這些詞辭采華美,結構縝密,雖然境界不高,但能做到典麗而不堆砌,工致而不晦澀。他的〔長相思〕中的“阿哥兒 ,阿姑兒,兩個天生一對兒”,則通俗活潑,充滿歡樂情緒。
  “德祐之變”以後,汪元量的詞作內容與風格都有了變化。至元十三年赴大都途中,他發出了“目斷東南半壁,悵長淮已非吾土”的慨歎。在大都期間,在一組〔憶秦娥〕詞中,他寫南宋宮人“強將纖指按金徽,未成曲調心先悲。心先悲,更無言語,玉箸雙垂”,“天沉沉 ,香羅拭淚行窮陰。行窮陰,左霜右雪,冷氣難禁”,衝破了傳統的“宮怨”作品中的幽愁暗恨,表達了被俘者的苦楚和眷戀故國的心情。其他如〔人月圓〕“不堪回首,離宮彆館,楊柳依依”,〔滿江紅〕《和王昭儀韻》“更那堪杜宇,滿山啼血”,都感人至深。這些作品繼承並發揚了陸遊、辛棄疾、陳亮愛國詞的傳統,不事雕琢,直抒觀感,言顯意真。南歸後 ,山河變色,“腸斷江南倦客,歌未了,瓊壺敲缺”(〔暗香〕),孤寂憂傷,眷懷故國,成為這一時期作品的主要內容,而且感情更趨深沉。代表作是〔鶯啼序〕《重過金陵》。
著述名錄
  清初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著錄汪元量《湖山類稿》13卷,《汪水雲詩》4卷,《水雲詞》2卷,已佚。清代乾隆間,鮑廷博刻劉辰翁選《湖山類稿》5卷(前4卷為詩,第5卷為詞),《水雲集》1卷。以流傳係統不同,重見的詩很多。二者共收詩 300多首,詞20多首,《四庫全書》即以鮑氏二本著錄。今人孔凡禮自明代抄本《詩淵》及《永樂大典》殘卷中輯得汪森本未收詩約100首,詞20多首 ,與汪氏二本合為一編,題為《增訂湖山類稿》,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

網主附:  厓山及宋王台詩選  (二)

宋   汪元量

哭文天祥   浮丘道人招魂歌  七古組詩錄二

有客有客浮丘翁,一生能事今日終。囓氈雪窖身不容,才心耿耿摩蒼穹,睢陽臨難氣塞充,大呼南八男兒忠。我公就義何從容,名垂竹帛生英雄。鳴呼!一歌兮歌無窮,魂招不來何所從?

有官有官位卿相,一代儒宗一敬讓。家亡國破身飄蕩,鐵漢生擒今北向。忠肝義膽不可狀,要與人間留好樣。惜哉斯文天已喪,我作哀章淚悽愴。鳴呼!九歌兮歌始放 ,魂招不來默惆悵。

見《宋遺民錄宋詩鈔重修厓山寺

浮丘翁: 文天祥在獄中時的自號。

汪元量為南宋有特色的愛國詩人,他所作的《浮丘道人招魂歌》共九首,現選始末的兩首。詩人的沉痛悲愴,含着熱淚而寫成的。

文天祥在囚獄,殉國的前後,他的友好先後為詩文勸勉,悼念,王炎午作的生祭文丞相文,汪元量作的《浮丘道人招魂歌》 ,謝翱作的《登西臺慟哭記》。這三篇都是紀念文天祥很有分量的名作,真摯感人。

謝翱1249年-1295年),字皋羽,一字皋父,號晞發子長溪縣(今霞浦縣治後街)人。南宋詩人。

生於南宋末年。元兵南下時,率鄉兵數百人參加文天祥部隊,任諮議參軍。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19日),文天祥就義,謝翱悲不能禁,常暗中祭拜。今浙江富春山西台留有「謝翱哭台」。入元不仕,漫遊於浙東山水之間。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楊璉真伽挖掘紹興宋故六陵,將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六代帝王的骨骸運回杭州,埋於「鎮南塔」,謝翱與唐鈺林景熙等人偽裝成乞丐,暗中取回骸骨,葬於蘭亭附近的天童寺北坡。

西台哭所思
殘年哭知已,白日下荒台。淚落吳江水,隨潮到海回。故衣猶染碧,後土不憐才。未老山中客,惟應賦八哀。
 

書文山卷後
魂飛萬媯{,天地隔幽明。死不從公死,生如無此生。丹心渾未化,碧血已先成。無處堪揮淚,吾今變姓名。

過杭州故宮
紫雲樓閣燕流霞,今日淒涼佛子家。殘照下山花霧散,萬年枝上掛袈裟。
 

宋   汪元量

文山道人事畢詩
厓山禽得到燕山,此老從容就義難。生愧夷齊尚周粟,死同巡遠只唐官。雪平絕塞魂何在?月滿通衢骨未寒。一劍固知公所欠,要留青史與人看。

宋遺民錄卷十一

詩題原稱:「文山道人事畢,s午臘月初九日。」這首詩當是追輓之辭。

德祐二年(一二七六),謝太后鑒於宋廷國勢日危,遣使降元。那時恭帝(即瀛國公)和太后等被元兵俘到燕京,元量也隨從前往。又上謁在獄中的文天祥,彼此互勉。因此作者的詩 ,多慷慨悲歌,紀述國亡北徙的事蹟,具有歷史的價值。時人稱元量的詩為宋亡詩史。又如李鶴田在湖山類稿跋文所云:水雲(汪元量 1241~1316)之詩,亦宋亡之詩史也。・・・・・・・・・噫 ,水雲留詩與後人哀耶?留詩與後人愁也。(宋詩紀事卷七十八》」

宋   陸秀夫  

鶴林寺詩
歲月未可盡,朝昏屢不眠。窗前多古木,牀下半殘編。放犢飲溪水,助僧耕稻田。寺門久斷掃,分食愧農賢。

鎮江府志》,《陸秀夫年譜》 ,《宋詩紀事》。

陸秀夫(1238~1279),字君實,淮安府鹽城(今屬江蘇)人。宋寶祐四年(1256),公十九歲進士,累擢起居舍人。德祐二年(1276),三十九歲,元兵入臨安。益王(端宗)立於福州 ,公為直學士院,同簽書樞密院事。其後端宗在硇州崩,立帝昺,公為左丞相。不久,行朝遷厓山。祥興二年(1279)四十二歲。二月六日,厓山陷落 ,公抱帝赴海死。遺有陸忠烈公書集。(見乾坤正氣集卷五十七)宋史誤記其卒年為四十四歲(見顧吉辰宋史比事質疑)

寶祐元年(1253),秀夫十六歲。這年在鶴林寺讀書,他服膺朱熹的居敬致知反躬實踐的心學 。從安貧助人的高尚人格,也可窺見他將來為國事,能夠忠於職守而富有信義的人物。

徐燧詩有:鶴林燈火傳心學,粵嶺衣冠即首丘句 。(見陸秀夫年譜)

宋   謝枋得

北行別友
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綱常在此行。天下豈無龔勝潔,人間不獨伯夷清。義高便覺生肯捨,禮重方知死甚輕。南八男兒終不屈,皇天后土眼分明。

叠山集》,《宋詩鈔

謝枋得(1226~1289),字君直,號叠山,信州弋陽(今江西)人。寶祐進士,任江東提刑,知信州。宋亡,居閩中不仕。常披蔴衣,向東方痛哭 。寫有遺書:吾年六十餘,所欠一死矣,豈有他哉!元至元中 ,訪求遺才,福建參政强之北行,至燕京憫忠寺。終於絕食報國。後人輯有叠山集

此詩寫在被元人逼迫北上前夕之時,表現了愛國者的錚錚鐵骨。據堅瓠集載 ,枋得此詩一出,和者甚眾。

南八男兒: 即唐朝南霽雲。據韓愈張中丞傳後叙所記: 霽雲和張巡守睢陽被俘,在被害前,巡呼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雲笑曰:「公有言 ,雲安得不死。」即不屈。(南霽雲(?-757年),唐代軍官,魏州頓丘人。排行第八,人稱「南八」,張巡、許遠的部將,在安史之亂中殉國。)

宋亡之後,遺民中能詩的人,多抱國破家亡之痛,而發為激越淒厲之言。其中以謝枋得,林景熙,鄭思肖,真山民四人的詩為最佳,當時號為「四大家」。

作者另有一首《慶全庵桃花》七絕詩:「尋得桃源好避秦,桃花又是一年春。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這首詩以隱喻手法,暗示作者遺民的正義節操 ,不肯出仕為元人所用。(見《千家詩》)

 

本月文學作品介紹: (2017年9月)
   共 30 頁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本站旨在弘揚和傳承源遠流長之中國文化,網頁內容或有轉鈔各名家著論。如有謬誤及冒犯著作權益,請即指正 ,自當修改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