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堂

莫嫌舊學偏新學

心遠廬            

不薄今人愛古人

主頁

呂坤 呻吟語 選  頁: 1.. 2..

家訓  昔時賢文  圍爐夜話  了凡四訓  安得長者言  小窗幽記  幽夢影  呻吟語

三字經  重訂三字經  千字文  昔時賢文  二十四孝  歷史年表  朱子治家格言  百喻經


天地

○ 地不可知也,而吾知天地之所生,觀其所生,而天地之性情形體懼見之矣。是故觀子而知父母,觀器而知模範。天地者,萬物之父母而造物之模範也。

○ 萬物得天地之氣以生,有宜溫者,有宜微溫者,有宜太溫者,有宜溫而風者,有宜溫而濕者,有宜溫而燥者,有宜溫而時風時濕者。何氣所生,則宜何氣,得之則長養,失之則傷病。

○ 一呼一吸,不得分毫有餘,不得分毫不足;不得連呼,不得連吸;不得一呼無吸,不得一吸無呼,此盈虛之自然也。
 
世運
 
○ 世人賤老,而聖王尊之;世人棄愚,而君子取之;世人恥貧,而高士清之;世人厭淡,而智者味之;世人惡冷,而幽人寶之;世人薄素,而有道者尚之。悲夫!世之人難與言矣。

○ 世之衰也,卑幼賤微氣高志肆而無上,子弟不知有父母,婦不知有舅姑,後進不知有先達,士民不知有官師,郎署不知有公卿,偏稗軍士不知有主帥。目空空而氣勃勃,恥於分義而敢於陵駕。嗚呼!世道至此,未有不亂不亡者也。

○ 造物有涯而人情無涯,以有涯足無涯,勢必爭,故人人知足則天下有餘。造物有定而人心無定,以無定撼有定,勢必敗。故人人安分則天下無事。

○ 變民風易,變士風難;變士風易,變仕風難。仕風變,天下治矣。

○ 古之居官也,在下民身上做工夫;今之居官也,在上官眼底做工夫。古之居官也尚正直,今之居官也尚縠阿。
 
治道
 
○ 天下萬事萬物皆要求個實用。實用者,與吾身心關損益者也。凡一切不急之物,供耳目之玩好,皆非實用也,愚者甚至喪其實用以求無用。悲夫!是故明君治天下,必先盡革靡文,而嚴誅淫巧。

○ 興利無太急,要左視右盼;革弊無太驟,要長慮卻顧。

○ 為政之道,以不擾為安,以不取為與,以不害為利,以行所無事為興廢起敝。

○ 為政先以扶持世教為主。在上者一舉措間,而世教之隆污、風俗之美惡繫焉。若不管大體何如,而執一時之偏見,雖一事未為不得,而風化所傷甚大,是謂亂常之政。先王慎之。

○ 人情之所易忽,莫如漸;天下之大可畏,莫如漸。漸之始也,雖君子不以為意。有謂其當防者,雖君子亦以為迂。不知其極重不反之勢,天地聖人亦無如之奈何,其所由來者漸也。

○ 能使天下之人者,惟神、惟德、惟惠、惟威。神則無言無為,而妙應如響。德則共尊共親,而歸附自同。惠則民利其利,威則民畏其法。非是則動眾無術矣。

○ 民情有五,皆生於便。見利則趨,見色則愛,見飲食則貪,見安逸則就,見愚弱則欺,皆便於己故也。惟便,則術不期工而自工;惟便,則奸不期多而自多。君子固知其難禁也,而德以柔之,教以偷之,禮以禁之,法以懲之,終日與便為敵,而競不能衰止。禁其所便,與強其所不便,其難一也。故聖人治民如治水,不能使不就下,能分之使不泛溢而已。堤之使不決,雖堯舜不能。

○ 官多設而數易,事多議而屢更,生民之殃未知所極。古人慎擇人而久任,慎立政而久行。一年如是,百千年亦如是。不易代不改政,不弊事不更法。故百官法守一,不敢作聰明以擅更張;百姓耳目一,不至亂聽聞以乖政令。日漸月漬,莫不遵上之紀綱法度以淑其身,習上之政教號令以成其俗。譬之寒暑不易,而興作者歲歲有持循焉;道路不易,而往來者年年知遠近焉。何其定靜!何其經常!何其相安!何其易行!何其省勞費!

○ 或曰:「法久而弊奈何?」曰:「尋立法之本意,而救偏補弊耳。善醫者,去其疾不易五臟,攻本髒不及四髒;善補者,縫其破不剪餘完,浣其垢不改故制。

○ 聖明之世,情禮法三者不相忤也。末世,情勝則奪法,法勝則奪禮。

○ 先王為政,全在人心上用工夫。其體人心,在我心上用工夫。何者?同然之故也。故先王體人於我,而民心得,天下治。

○ 天下之禍,成於怠忽者居其半,成於激迫者居其半。惟聖人能銷禍於未形,弭思於既著。夫是之謂知微知彰。知微者不動聲色,要在能察幾;知彰者不激怒濤,要在能審勢。嗚呼!非聖人之智,其誰與於此?

○ 精神爽奮,則百廢俱興;肢體怠弛,則百興俱廢。聖人之治天下,鼓舞人心,振作士氣,務使天下之人如含露之朝葉,不欲如久旱之午苗。
 
○ 治世莫先無偽,教民只是不爭。

○ 公私兩字,是宇宙的人鬼關。若自朝堂以至閭里,只把持得公字,便自天清地寧,政清訟息;只一個私字,擾攘得不成世界。

○ 一人憂,則天下樂;一人樂,則天下憂。

○ 無厭之欲,亂之所自生也。不平之氣,亂之所由成也。皆有國者之所懼也。

○ 善用威者不輕怒,善用恩者不安施。

○ 居上之患,莫大於賞無功,赦有罪;尤莫大於有功不賞,而罰及無罪。是故王者任功罪,不任喜怒;任是非,不任毀譽。

○ 下情之通於上也,如嬰兒之於慈母,無小弗達;上德之及於下也,如流水之於間隙,無微不入。如此而天下亂亡者,未之有也。故壅蔽之奸,為亡國罪首。

○ 宇宙有三綱,智巧者不能逃也。一王法,二天理,三公論。

○ 藏人為君守財,吏為君守法,其守一也。藏人竊藏以營私,謂之盜。吏以法市恩,不曰盜乎?賣公法以酬私德,剝民財以樹厚交,恬然以為當然,可歎哉!若吾身家,慨以許人,則吾專之矣。

○ 整頓世界,全要鼓舞天下人心。鼓舞人心,先要振作自家神氣。而今提綱摯領之人,奄奄氣不足以息,如何教海內不軟手折腳、零骨懈髓底!

○ 事有大於勞民傷財者,雖勞民傷財亦所不顧。事有不關利國安民者,雖不勞民傷財亦不可為。

○ 足民,王政之大本。百姓足,萬政舉;百姓不足,萬政廢。

○ 百姓只幹正經事,不怕衣食不豐足。君臣只幹正經事,不怕天下不太平。

○ 化民成俗之道,除卻身教,再無巧術.

○ 禮之有次第也,猶堂之有階,使人不得驟僭也。故等級不妨於太煩。階有級,雖疾足者不得闊步;禮有等,雖倨傲者不敢凌節。

○ 以正富貴人,則小人皆化為君子;以邪富貴人,則君子皆化為小人。

○ 為政之道,第一要德感誠服孚,第二要令行禁止。令不行,禁不止,與無官無政同,雖堯舜不能治一鄉,而況天下乎.

○ 處置得宜四字,此統大眾之要法也。

○ 權之所在,利之所歸也。聖人以權行道,小人以權濟私。

○ 太平之時,文武將吏習於懶散,拾前人之唾餘,高談闊論,盡似真才。乃稍稍艱,大事到手,倉皇迷悶,無一干濟之術,可歎可恨.

○ 五刑不如一恥,百戰不如一禮,萬勸不如一悔。

○ 做官都是苦事,為官是苦人,官職高一步,責任便大一步,憂勤便增一步。聖人胼手胝足,勞心焦思,惟天下之安而後樂,是樂者,樂其所苦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