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堂 |
|
||
|
|||
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乏,多笑則臟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語溢,多喜則妄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歡。
孫思邈・十二多
人如果立身簡素,不慕豪奢,不斂財富,不貪圖功名利祿,則可謂人中之上品也。自古以來,很少見到富貴賢人。
日・吉田兼好法師 《徒然草》
仔細想來,世間萬物都能忘懷,唯有對故人往事的眷戀,最難放下。
日・吉田兼好法師 《徒然草》
世上的傳聞,多為不實之詞,因事實往往無趣,故口口相傳時,不免言過其實。凡耳聞之事,目睹之後,無不相差甚遠。
日・吉田兼好法師 《徒然草》
明於事理的人,必然慎於言辭,人不問,則己不答,可謂善也。
日・吉田兼好法師 《徒然草》
人聚居如蟻,東西奔,南北走,有貴者,有賤者,有老者,有幼者,有所往之處,有歸來之家,夕寢朝興,營營者果為何事耶?
貪生謀利,無有已時。養身以待者何事,期待而得者唯老死耳。 老死之來也甚速,念念之間不停,等待老死期間有何可樂?
惑者不畏老死而溺於名利,不見死期已近故也。愚人則又以為老死為可悲,而妄圖常住此世。是不知變化之理故也。
日・吉田兼好法師 《徒然草》 身經貴賤知交態,事到安危憶古人。
明・何景明《春興》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紅樓夢 - 聯語》
乘車必護輪,治國必愛民。車無輪安處,國無民誰與!
東漢・馮衍《車銘》 我昔南行舟擊汴,逆風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勸禱靈塔,香火未收旗腳轉。回頭頃刻失長橋,卻到龜山未朝飯。至人無心何厚薄,我自懷私欣所便。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應須日千變。我今身世兩悠悠,去無所逐來無戀。得行固願留不惡,每到有求神亦倦。退之舊云三百尺,澄觀所營今已換。不嫌俗士污丹梯,一看雲山繞淮甸。
蘇軾《泗州僧伽塔》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
方孝孺《深慮論》
獸中有人性,形異遭人隔。人生有獸心,幾人能真識。古人形似獸,皆有大聖德。今人表似人,獸心安可惻。雖笑未必和,雖哭未必戚。面結口頭交,肚堨肵薶ヾC
世俗所患,患言事增其實;著文垂辭,辭出溢其真,稱美過其善,進惡沒其罪。何則?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故譽人不增其美,則聞者不快其意;毀人不益其惡,則聽者不愜於心。聞一增以為十,見百益以為千。・・・・・・・・・・蜚流之言,百傳之語,出小人之口,馳閭巷之間,其猶是也。
千字文
昔時賢文
朱子治家格言
二十四孝
歷史年表
三字經
重訂三字經
家訓
圍爐夜話
了凡四訓
安得長者言
小窗幽記
幽夢影
呻吟語
百喻經
諸葛亮便宜十六策
諸葛亮心書
諸子前賢雋語
更多
林語堂《生活的藝術》
之 讀書之藝術
讀書是文明生活中的人所共認為是一種樂趣,極為無福享受此樂趣者所羨慕。我們如把一生愛讀書和一生不知讀書比較一下,便能了解這一點。凡是沒有讀書癖好的人,就時間和空間而言
,簡直是等於幽囚在周遭的環境媄銦C他的一生完全落於日常例行公事的圈禁中。他只有和少數幾個朋友或熟人接觸談天的機會,他只能看見眼前的景物,他沒有逃出這所牢獄的法子
。但在他拿起一本書時,他已立刻走進了另一個世界。如若所拿的又是一部好書,則他便已得到了一個和一位最善談者接觸的機會。這位善談者引領他走進另外一個國界,或另外一個時代
,或向他傾吐自己胸中的不平,或和他討論一個他所未知道的生活問題。一本古書使讀者在心靈上和長眠已久的古人如相西對,當他讀下去時,他便會想到這位
古代作家是怎樣的形態和怎樣的一種人。孟子和大史學家司馬遷都表示這個意見。一個人在每天廿四小時中,能有二小時的工夫撇開一切俗世煩擾,而走到另一個世界去遊覽一番,這種幸福自然是被無形牢獄所拘囚的人們所極其羨慕的。這種環境的變更,在心理的效果上,其實等於出門旅行。 黃永武 - 談詩的欣賞 我說中華民族是一個詩的民族,為什麽呢?
因為世界上不會有一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那樣,把詩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譬如在中國人過年的時候,每家大門上,不管是認識字的人或不認識字的人,都會貼上一副春聯,這副春聯就是詩
。當你進入他屋內之後,在客廳堨i以看到掛著對聯或畫,畫上面所題的也是詩。在你坐下來之後,主人會向你敬茶,在茶壺和茶杯上也往往有詩。當你喝茶喝熱了
,主人會送給你一把扇子扇扇來解涼,扇子上寫的也是詩。如果你要到他後花園去遊玩,在後花園的牆壁或涼亭上也都寫著詩。如果遇有婚喪喜慶,喜幛,賀聯或輓聯也都寫的是詩
。假使你去遊山玩水,在風景區的亭子堜峖W勝古蹟中也都寫著許多的詩
。由此可見,在世界上沒有那一個民族,像我們中華民族這樣把詩當作生活的一部分,這是一種最高貴的裝飾,已融合在我們的生活堙A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中國人這樣喜愛詩,詩人的數量恐怕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唐代的詩人有二千多位現今仍知名的,詩篇保存下來的猶超過五萬首,佚失的當然更多。宋代的詩篇據粗略的估計,現存的約為唐詩的三倍
,至於明代的詩集,更是多得驚人
。清代的詩集由於年代接近,更為可觀,單是女詩人的詩集就數以千計,詩篇恐怕有數百萬首,到今天各地詩人集會,動輒數百,人數仍是全球之冠。 |
|||
文史古籍 |
絕版書籍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