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離子曰:「樹天下之怨者,惟其重己而輕人也。所重在此,所輕在彼,故常自處其利而遺人以不利,高其智以下人之能,而不顧夫重己輕人,人情之所同也。我欲然,彼亦欲然,求其欲弗得則爭。故爭之弗能,而甘心以讓人者,勢有所不至,力有所不足也,非夫人之本心也。勢至力足而有所不為,然後為盛德之人,雖不求重於人,而天下之人莫得而輕之,是謂不求而自至。今人有悻悻自任者,矜其能以驕,有不自己出,則不問是非皆以為未當,發言盈庭,則畏之者唯唯,外之者默默焉。然後揚揚乎自以為得,而不知以其身為怨海,亦奚益哉?昔者智伯之亡也,惟其以五賢陵人也。人知笑智伯而不知檢其身,使亡國敗家接踵相繼,亦獨何哉?」 郁離子說:「在天下人中結下怨仇的人,都是只看重自己而輕視他人的人。由於他看重的在這兒,看輕的在那兒,所以他常常給自己謀一個有利的位置而把不利的位置推給別人。他們往往過高地估計自己的智力却低估他人的才能。他們不了解看重自己,輕視他人,是人們共同的心理傾向。我想這樣,他也想這樣,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紛爭。所以,那些不願參與競爭,甘心把好處讓給他人的人,實際上是客觀形勢不允許,主觀力量又達不到的結果,這並不是出自一個人的本心。如果形勢允許,力量達到,却不願去競爭,這才是具有大德的君子。即使他本人不求別人看重他,但是,天下的人也不會小看他,這就是所謂不主動尋求却自己找上門來的信任和榮譽。如果有人氣呼呼地只知道信任自己,炫耀自己,驕傲自滿,主意不是由自己提出來的,就不問對錯都認為不恰當。說話太多,那麽害怕他的自然是恭恭敬敬,不以為然的人自會默默無言。講完以後洋洋得意,却不了解自己已經成為眾怨的歸宿,這樣做對自身有甚麽好處呢? 當年智伯的敗亡,就是因為他過於看重自己,輕視他人的必然結果。後人都嘲笑智伯,却不懂得檢查自身是否犯有和智伯同樣的毛病,結果使一個個亡國敗家者接踵而來,這還不發人深省嗎?」 智伯,也作知伯,春秋,晉六卿之一。後被韓、趙、魏三家聯手所滅。 繭絲 郁離子曰:「蠶吐絲而為繭以自衛也,卒以烹其身,而其所以賈禍者,乃其所自作以自衛之物也。蠶亦愚矣哉!蠶不能自育,而托於人以育也,托人以育其生,則竭其力戕其身以為人用也弗過。人奪物之所自衛者為己用,又戕其生而弗之恤矣,而曰天生物以養人。人何厚、物何薄也?人能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育天下之物,則其奪諸物以自用也亦弗過。不能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蚩蚩焉與物同行,而曰天地之生物以養我也,則其獲罪於天地也大矣。」
郁離子說:「蠶吐絲而織成繭是為了保護自身,最終被人煮繭抽絲害了自己,而它之所以招來這場殺身大禍的東西,却是它自己織成並用來保護自身的蠶繭。這樣看來,蠶也顯得太愚蠢了!蠶不能自我繁育,而依賴人來繁育自身,那麽就要竭盡全部力量,甚至戕害自身為人服務,這也許不算過分。人奪取其他生物用以保護自身的東西為自己所用,又戕害它們的生命,同時不表示一點點同情,反而說上天生育萬物就是來養育人的。人對外物有甚麽厚薄的分別呢?
人如果能夠成就天地的法則,輔助天地繁育萬物,那麽人奪取外物而為自己所用也就不算過分了。人如果不能夠成就天地的法則,也不能夠輔佐天地繁育萬物,渾渾噩噩的和萬物一樣,却還要說天地繁育萬物就是要養育我,那麽人也就大大地得罪了天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