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書堂

莫嫌舊學偏新學

心遠廬

不薄今人愛古人

主頁

 

諸子  頁:  1..  2..  3..  4..  5..    論語與現代用語      詩經與現代用語
 


(7/2014)

(譯文:台灣文心工作室)

度己以繩,接人用抴。荀子. 非相

故君子之度己則以繩,接人則用抴。度己以繩,故足以為天下法則矣;接人用抴,故能寬容,因求以成天下之大事矣。

抴,牽引。

(君子用直繩來度量自己,對待別人則用引導。用直繩度量自己,所以可以為天下人所效法 ; 對待別人用引導,所以能夠待人寬容,並透過他人的協助完成天下的大事。)

俗語說:寬以待人,嚴以律己,用寬容的態度來對待別人,用嚴格的態度來要求自己,這與「度己以繩,接人用抴」的道理不謀而合。
唐朝韓愈在《原毁》一文中說:「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今之君子則不然。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古時候的君子全面嚴格地要求自己,對待別人則是寬厚,簡約;現代的君子則是要求別人很周詳,對待自己很疏略。這是韓愈對唐朝當代社會的觀點。


(3/2014)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禮論

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僈;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違,庸眾而野。故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詩》曰:「禮儀卒度,笑語卒獲。」此之謂也。

勃,同悖。   獲,同矱,即矩矱,指規矩法度。

(凡是運用血氣,心志意念,智慧思慮,只要順着禮就能順利通達,不順著禮就會悖亂怠慢;吃飯飲水,穿衣戴帽,居處動靜,只要順着禮就能合於節度,不順著禮就會遭遇陷阻發生毛病;容貌態度,進退處世,只要順着禮就能優雅,不順著禮就會倨傲僻邪,平庸而粗鄙。所以人沒有禮就不能生存,事情沒有禮就不能成功,國家沒有禮就不能安寧。詩經上說:禮節威儀合法度,言談笑語有規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荀子主張用禮來矯治人性本惡的劣根性,所以無論在個人的修養或社會國家的治理上,都特別重視禮,因此,禮的涵攝範圍極廣,包括治國安邦,立身處世,日常生活細節,甚至思想言論等等,無一不以禮做為準繩,故曰:禮者,人道之極也。


(11/2013)

呂氏春秋  選

君子之學也,說義必稱師以論道,聽從必盡力以光明。聽從不盡力,命之曰背;說義不稱師,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賢主弗內之於朝,君子不與交友。故教也者,義之大者也;學也者,知之盛者也。義之大者,莫大於利人,利人莫大於教。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學。身成則為人子弗使而孝矣,為人臣弗令而忠矣,為人君弗彊而平矣,有大勢可以為天下正矣。《呂氏春秋-尊師》


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篇

榮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體;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是榮辱之大分也。材慤者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安利者常樂易 ,危害者常憂險;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是安危利害之常體也。

(榮辱之大分別,安危利害的常理;先講禮義而後求利的為榮,先求利而後講義的是辱;榮的人常亨通,辱的人常困窮;亨通的人常去制人,困窮的人常被人所制;這就是榮辱的大分別 。樸實謹慎的人常安逸多利,放蕩暴悍的人常危險多害;安逸多利的人常歡樂平易,危險多害的人常憂慮險阻;歡樂平易的人常長壽,憂慮險阻的人常夭折,這就是安險利害的常理 。)

子路問怎樣才算人格完備的人,孔子回答:「見利思義,見危授命,只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只要看到利益,能夠顧到義理;遇到危險,可以慷慨捨命;與人有舊約,不要忘了平日所許下的諾言;這樣也可以算是人格完備的人了。

然而,一旦利與義只能擇其一時,君子與小人的取捨卻大不同,誠如孔子所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因此,當孟子來到魏國,梁惠王第一句話就是問他:「老先生,你不辭千里而來,是有什麽妙計可以讓我國獲利的嗎?」孟子卻回答說:「請您談仁義就好了,何必要說利呢?」(《孟子-梁惠王上》)可見真正的君子是義以為質(《論語-衛靈公》),不論為人處事,均以義為原則;如果「不義而富且貴」,則「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寧可粗衣淡食,也不要用不合理的方法得到富貴。


良醫之門多病人,括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荀子法行篇

子貢曰: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醫之門多病人,檃括之側多枉木,是以雜也。

距,同拒。

(子貢說:君子端正自己來等待求學的人,不拒絕想要來學習的人,不會阻止想要離開的人。例如好醫生的門前會有很多病人 ,整形器具旁邊會放著很多彎曲木頭。所以孔子的門下有不同程度的學生呀。」)

荀子相信「人性本惡」,因此非常重視禮教與法治的力量,如在《法行篇》中提到:「禮者,眾人法而不知,聖人法而知之。」意即 ,禮制這種東西,一般人遵循它,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聖人遵循它,而且能夠知其所以然。所以,要讓一般人了解什麽是禮制,就要透過教育的力量,孔子的「有教無類」,正是此一理念的執行 ,不論是什麽樣的學生,只要有學習的意願,孔子都願意教化他。


(7/2013)

呂氏春秋  選 

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呂氏春秋-去私》

庖人調和而弗敢食,故可以為庖。若使庖人調和而食之,則不可以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誅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賢者,故可以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誅暴而私之,則亦不可以為王伯矣。《呂氏春秋-去私》

聖人深慮天下,莫貴於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雖欲聲,目雖欲色,鼻雖欲芬香,口雖欲滋味,害於生則止。在四官者不欲,利於生者則弗為。由此觀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職,不得擅為,必有所制。此貴生之術也。《呂氏春秋-貴生》

天生人而使有貪有欲。欲有情,情有節。聖人修節以止欲,故不過行其情也。故耳之欲五聲,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貴賤愚智賢不肖欲之若一,雖神農,黃帝其與桀 ,紂同。聖人之所以異者,得其情也。由貴生動則得其情矣,不由貴生動則失其情矣。此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呂氏春秋-情欲》

墨子見染素絲者而歎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以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而以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呂氏春秋-當染》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聞,不學,其聞不若聾;使其目可以見,不學,其見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學,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學,其知不若狂。故凡學,非能益也,達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敗之,是謂善學。《呂氏春秋-尊師》


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荀子宥坐篇

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禍福終始而心不惑也。

(芷蘭生長在蓊蓊鬱鬱的森林之中,並不會因為那裡沒有人,就不散發出香氣;君子的學習並不是為了求取顯達官赫,而是遇到窮困時,不會感到困厄;意志也不衰退;能夠了解禍福依循的道理,而內心不會迷惑呀。)


(3/2013)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篇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 ,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人的本性是惡劣的,那表現善良的,是出於人為的矯揉,造作。人從誕生到這個世界,便具備喜愛財富利益的本性,順着這種本性的發展,就會發生爭奪的情事,而謙虛退讓的行為便消失了;又 ,人也天生具備嫉恨,憎惡的本性,順着這種本性的發展,就會出現殘害的行為,而忠信的行為就會消失;人還有天生具備的耳目的私欲,就是喜歡聲色的本性,順着這種本性的發展 ,必然會出現淫亂的行為,而禮義,倫理就消失了。)

范文瀾在注釋文心雕龍一書中指出 ,孟子與荀子都是戰國時代的大儒學家,都是受教於孔子門下,這兩個人到底誰才是孔門的接棒人,是很難分出勝負的。荀子的性惡說之所以遭受許多非議 ,是因為大多數的人看到這篇文章的頭兩句,便嚇了一跳,根本沒有將全文讀完,就開始抨擊荀子的觀點。事實上。荀子在性惡篇》 要傳達的是教育可以發揮力量。


(12/2012)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篇

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

(未曾聽見不如聽見,聽見不如看見,看見不如知道,知道不如實踐。)


(9/2012)

類不可兩也,知者擇一而壹焉     荀子解蔽篇

心枝,則無知,傾則不精,貳則疑惑。以贊稽之,萬物可兼知也。身盡其故則美,類不可兩也,故知者擇一而壹焉。

(思慮分散就不能得到知識,心有所偏就無法專精,有二心就會疑惑不定。以專一的道來考察事物,就可以普遍認識萬事萬物。親自透徹了解事理是好的,但事情不能同時做兩種,所以有智慧者會擇其一 ,專心去做。)

孔子 每學一項才藝,都會全心投入,舉例而言,他曾向師襄子學琴,才學沒多久,師襄子就覺得孔子學得很好,可以學下一首曲子。但孔子說:我雖然已經學會了曲調。但對節奏的掌握還不夠好。過了幾天,師襄子又說:你的節奏已經掌握得很好了,可以學下一首曲子了。孔子還是說:不!我還沒學到這首曲子的精神。再過幾天,師襄子說:你已經掌握這首曲子的精神了,可以學下一首曲子嗎?孔子說:還不行,我還不了解作曲者的特質。終於,孔子在彈奏這首曲子時有了領悟:這首曲子表現出救助天下的偉大志向,除了周文王以外,又有誰能達到這個境界呢?師襄子一聽,立刻從座位上跳起來說:這首曲子正是文王操

孔子連學一首曲子都如此用心,一定要掌握到它的根本精神才肯學下一首曲子,學習其他才藝更不用說了。由此可知,孔子在學習的當下,是絕對專一,非五技而窮的梧鼠可比,所以他能專精各項技藝。

本站旨在弘揚和傳承源遠流長之中國文化,網頁內容或有轉鈔各名家著論。如有謬誤及冒犯著作權益,請即指正 ,自當修改刪除。